支部引领党员先行!临颍县各村尽显其能,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刘广超 实习生 侯江鑫 通讯员 韩静 臧佳佳
6月19日,漯河市临颍县举办“勇当排头兵 争先出彩看临颍”集中采访活动。来自省市多家媒体的10多名记者,先后来到皇帝庙乡潘牛村,王岗镇水牛宋村、善庄闫村,大郭镇大郭村,巨陵镇英王村、孟庄村,聚焦网格化管理、美丽乡村建设、软弱涣散村整顿、村集体经济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规模流转土地等亮点,深入乡镇村组展开采访。
近年来,临颍县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契机,扎实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创新实施党建引领“红色产业经济带”,成功创建省级辣椒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全县形成了“东有辣椒、西有烟叶、南有大蒜、北有蔬菜、花卉苗木沿路围城”的50万亩高效农业发展格局,有效提升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村民增收多方共赢。
支部引领,土地流转盘活壮大集体经济
走进临颍县王岗镇善庄闫村,薄荷香扑鼻,“村里原来集体经济基础薄弱,青年人外出,在家的老人种地不方便,村账户经常是“零记录”。针对这种情况,村党支部2020年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高价返租倒包村民土地。“临颍县王岗镇党委书记罗小军介绍,该村运用“村集体+种植大户+农户”模式,今年又流转土地500亩,多元化发展烟叶、辣椒、药用薄荷、荆芥、蔬菜的种植。
据了解,临颍县16个乡镇(街道)160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规模流转土地近7万亩,带动全县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的村188个、占比51.2%。近年来,该县实施“党建引领红色产业经济带”计划,村党支部领办集体经济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建立“双绑”机制,探索了“托管经营、自主经营、社会化服务”等“联村带户”利益联结模式,蹚出一条可持续、可推广、可复制的平原农村党建引领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大郭镇大郭村利用荒坑、荒片、荒沟、荒渠、荒院等“五荒地块”,通过房前屋后和自家庭院小规模栽植模式,因地制宜、见缝插针,着力打造“金银花之村”;巨陵镇孟庄村,整合坑地、荒地10亩,租赁老学校、旧村室,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为进一步盘活集体资产,优化资源配置,临颍县各村镇村规范管理闲置资产,通过拍卖集体资源租赁权等形式,全面盘活集体闲置资产资源,激活集体经济“新动能”。
建强队伍,"归雁计划"锤炼干部深耕基层
在王岗镇水牛宋村,道路宽阔平坦,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种满花草树木,呈现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画卷。近年来,在返乡任职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宋金生的带领下,水牛宋村党组织重新盘活村集体合作社,采取“自主经营”的模式发展5G辣椒种植,建成多品种辣椒采摘园,依托5G智慧农业和村内已建成的游乐场、钓鱼场、辣椒馆,打造远近闻名的露营、野餐、研学打卡地,将小辣椒做成了大产业。而这些变化得益于临颍县“归雁计划”的实施。
针对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无人可选”问题,临颍县持续探索实施“归雁计划”,吸引外出创业经商人员返乡担任村(社区)干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在外地经商多年的巨陵镇英王村党员王银河,一直心系家乡建设。在镇党委联系、培养下,2020年他返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带领村“两委”干部规模流转土地,发展优质瓜蔬等农业特色产业。
除此之外,临颍县委组织部坚持把乡村振兴一线,作为锤炼培养干部的主阵地,他们以“五星支部”支部创建为载体,结合派驻村实际积极谋划推进乡村振兴,及时地把驻村帮扶政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尤其是在今年“三夏”期间,全县155名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深入一线服务“三夏”生产,与结对共建驻村帮扶单位,成立83支“三夏”应急工作队,协调收割机300余台、运输车1000余辆,发动志愿者3000多人次,将村内文化广场和闲置厂房等转化为300多处晾晒场所,“点对点”帮扶无劳力家庭抢收抢种,受到广大群众好评。
党员先行,"巷长制""网格化"破解治理难题
“我们村在全县率先推行‘巷长制’。村内118条巷道全部设立巷长,通过支部带党员、党员带巷长、巷长带群众,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实现共建共享共治。” 临颍县大郭村支部书记告诉记者。该村把“综合素质高、在家能履职、年轻干劲足、邻里热心肠”作为巷长人选,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报镇党委备案,建立“支部会商、两委包片、党员包巷、巷长联户”的“1+4+40+118” 四级责任体系。
夏日炎炎的皇帝庙乡潘牛村,群众房前屋后的小菜园、小花园、药草园等各类“小园子”,为群众提供了纳凉避暑好去处。“我们村没有环卫工,村干部、网格员‘早起两小时’带头保洁,每个党员带5户群众,负责门前屋后卫生整洁。” 潘牛村党支部书记贾振奎告诉记者。长年来,潘牛村在人居环境治理上做了很多努力,从‘一编三定’到‘一带五’再到‘网格化’,该村健全‘干部包片、党员联户’常态化保洁机制,按照“谁认领种植、谁管护环境”的原则交由群众种植,既提升了群众积极性,节省了环卫费用,又整洁了村容村貌。
党员率先、万事不难。临颍县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巷长制”深化农村网格治理,充分发挥支部、党员、网格长和网格员作用,构建一级网格16个、二级网格94个、三级网格422个、村组(楼栋网格)3613个、微网格8722个……,串成了无死角、全覆盖的网格体系,围绕五星支部、三零创建、人居环境、移风易俗、电信反诈、应急处突等重点工作,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工作管理体系,实现全县20万户79万余人全覆盖精准服务管理,构建起“支部引领、党员先行、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孟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