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丸首次走出国门 法国时间24日上午正式向奥运会项目组人员进行展演 | 河南人好样的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朱长振 李红勋 实习生 康志豪

核心提示:巴黎时间7月24日上午,河南平顶山学院教师梅国建通过微信向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报喜:“法国时间7月24日上午,正式向中国国家体育总局负责人及奥运会有关项目组人员进行展演,大家观看了我们自河南带来的唐、宋、元、明古代捶丸21个及捶丸展演,十分成功”。

平顶山学院梅国建和曲晓波两位老师在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

什么是捶丸?这是一项什么运动?为什么会被邀请前往法国巴黎奥运会展演?带着疑问,记者赶往平顶山学院进行探访。

国内外知名运动员在巴黎参加捶丸运动

专访捶丸运动非遗传承人

2024年的7月下旬,河南进入盛夏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位于豫西的鹰城平顶山更是酷热难耐,碧波荡漾的白龟湖畔,气势不凡的平顶山学院体育馆内,体育学院教师李玉磊给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演练锤丸球的打法及技巧,“确实是和高尔夫有些像,但捶丸可比高尔夫年代久远的多”,李玉磊一边拿着自制的球杆和球丸演练,一边解释说。

作为平顶山学院体育学院教师的李玉磊是北京体育大学博士、武汉体育学院硕士,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捶丸运动非遗传承人。

捶者,打矣;丸者,球矣。非物质文化遗产捶丸运动的复活与传承,是李玉磊研究的课题,此前,他曾为平顶山学院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做过题为《捶丸运动复活与传承的价值意蕴和实现策略》的报告,体育学院的好多师生都曾听过他的报告。

在报告会上,李玉磊对捶丸运动诞生和发展历程、捶丸运动相关文物作品、捶丸运动与高尔夫运动的对比及源流关系、捶丸运动复活与传承的价值、捶丸运动复活与传承的实现策略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就平顶山学院对捶丸运动进行复活与传承的实践情况,包括对捶丸历史文物的收集、捶丸专著《丸经》的解读、古代捶丸运动规则的整理及现代捶丸规则的创编、捶丸专著的撰写工作、现代陶瓷捶丸球的研制、捶丸木制球杆的研制过程以及上海捶丸运动展演活动等内容也做了介绍。

“捶丸球杆是我自己研制的,不仅球杆要硬,还要直,前边的拐弯还要是自然形成的,为了找这种罕见的自然球杆,我开着车带着木工师傅跑遍了平顶山周边的山,有时还要开车到下边县里的深山老林里去找,回来后,每一根球杆都要一点点打磨,一天天晾晒……”,说起这些捶丸球杆的自制过程,李玉磊一个劲说着“难”。

捶丸是我国传统民族体育运动代表之一

李玉磊在受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采访时称,捶丸运动在规则、器材、技战术、行为规范方面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明礼谦敬、依矩守信等丰富的精神元素,是我国传统民族体育代表之一。

近年来,在河南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与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倡导和平顶山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平顶山学院依托中原陶瓷区位和陶瓷特色学科专业优势,聚焦捶丸的前世今生,从传统民族体育以及陶瓷工艺技术、材料科学、陶瓷历史与文化等领域,对捶丸运动及其陶瓷用球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研究,并通过系列展览方式向公众普及传播捶丸文化。

李玉磊表示,在全国而言,目前捶丸活动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山西、上海等地区,其中以河南省平顶山市开展情况最好。尤其是平顶山学院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学校已建成“陶瓷文物馆”,馆中收藏了1000余件古代陶瓷捶丸球。

为做好捶丸运动的传承工作,学校组建了以梅国建教授为首的专业团队,负责捶丸运动的创新和推广。体育学院负责运动形式与比赛规则的继承和创新,陶瓷学院负责优质陶瓷捶丸球及文创产品研制。

通过努力,现已编创了比赛规则,研制出了适合比赛用的球杆和陶瓷捶丸球,并创编出了展现捶丸运动演变发展历程的捶丸舞蹈。体育学院还开设了捶丸选修课,使学生熟悉比赛规则,掌握运动技能,并定期组织捶丸比赛。

2021年,平顶山学院举办了首届捶丸发展论坛,邀请国内多名专家共同研讨。

国内首次大规模的古代陶瓷捶丸展览在上海举行

一边是器乐声声、舞姿翩翩;一边是高校师生们身着汉服模仿古人,手持球杖、摩拳擦掌,准备开启一场捶丸表演赛……捶丸是我国古代的一项文体活动,被喻为“中国的高尔夫”。2023年11月15日,“圆融雅韵——中国古代陶瓷捶丸与近现代陶瓷球艺术展”在上海浦东新区艺术指导中心开幕,360余件古代实心捶丸和1600多种近现代陶瓷空心球向观众展示了独具特色的捶丸文化。

本次“圆融雅韵——中国古代陶瓷捶丸与近现代陶瓷球艺术展”是国内首次大规模的古代陶瓷捶丸展览,展览分为中国古代陶瓷捶丸展和近现代陶瓷球艺术展两部分。中国古代陶瓷捶丸展展出了360余件战国至清代传世与出土的陶质、炻质与瓷质实心捶丸,以及与捶丸相关的雕塑、模具及残器等物件。近现代陶瓷球艺术展共计展出1600多种陶瓷空心球,涵盖20余种陶瓷装饰的工艺技法,较为全面地展现了陶瓷的装饰种类和工艺技法。这些近现代空心球主要用于装饰展览。

平顶山地区为我国古代陶瓷步打球(捶丸)的主要发源地

平顶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徐渊在接受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采访时称,平顶山地区为我国古代陶瓷步打球(捶丸)的主要发源地,这已经得到了国内有关专家的认可。

2023年10月15日,来自中国古陶瓷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7位专家汇聚鹰城,就平顶山市出土的陶瓷步打球(捶丸)进行鉴定,确定平顶山地区为我国古代陶瓷步打球(捶丸)的主要发源地。

捶丸是我国古代一种击球入窝的体育运动,源自唐代的马球和步打球,宋元时期达到兴盛,至清代开始衰落。捶丸运动与现代高尔夫在运动形式、方法和比赛规则等方面呈现出较高的相似性。2018年4月,鲁山段店窑遗址东侧煤厂开挖施工时一次性出土了1600多件陶瓷球。

专家组通过对平顶山(鲁山段店及周边地区)出土的陶瓷步打球(捶丸)标本进行烧造年代、烧制工艺、装饰技法、规格和功用等进行论证。结合文献记载、出土文物及热释光检测数据,确定平顶山(鲁山段店及周边地区)出土的大规模陶瓷步打球(捶丸)为唐代时期烧制;根据现有资料,确认平顶山地区为我国古代陶瓷步打球(捶丸)的主要发源地。

捶丸首次走出国门 平顶山两位老师赴巴黎奥运会参加展演

7月21日,位于豫西的平顶山学院传来喜讯,该学院梅国建、曲晓波两位老师受邀参加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捶丸项目展演。

“中国之家”是由中国奥委会在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期间,在运动会举办地建立并运营的综合性服务机构。首个“中国之家”设立于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期间,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之家”已成为中国奥委会的品牌项目,深受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的欢迎和喜爱,不仅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征战国际大赛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为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加强中外体育交往搭建了良好平台。

受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的邀请,平顶山学院派遣梅国建和曲晓波两位老师前往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举行捶丸展演及志愿者培训活动。而作为捶丸运动的非遗传承人,李玉磊为没能参加些次重要活动而深感遗憾:“妻子生产,实在走不开”。

“这次到巴黎参加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捶丸项目展演,我感到特别荣耀和自豪。”7月21日上午,从平顶山启程出发时,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院长、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梅国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这次展演所用的捶丸全部是我们学院制作的。”

“这是继去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中国古代陶瓷捶丸展后第一次走出国门。”平顶山学院体育学院教师曲晓波说,捶丸这项中国古代体育运动将通过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展现给世界,让嘉宾在“中国之家”感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

“前两天都是在做准备,法国时间7月24日上午,正式向中国国家体育总局负责人及奥运会有关项目组人员进行展演,大家观看了我们自河南带来的唐、宋、元、明古代捶丸21个及捶丸展演,十分成功”, 远在巴黎的梅国建在微信上这样对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说。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曲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