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沁阳:打造城乡“博物馆群” 组建新型“文化矩阵”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岩 通讯员 原钰恒 韩田田
怎样的城市才是有魅力的?
是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文物古迹?还是充沛的经济活力,和美的邻里情感?
诚然,这些都很重要。不过或许还需要加上一点:一座有魅力的城市,需要给人以触目历史、放飞思想、打开心灵的各类博物馆。
在河南沁阳,你可以到李商隐纪念馆、朱载堉纪念馆体验历史名人风采,可以到盆窑黑陶小镇、神农陶创意园感受黑陶制作技艺,可以到赵寨村史馆、邘邰村史馆唤醒乡愁记忆……目前,沁阳市共建成村史馆(博物馆)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传习所、展示馆)35个。
在这里,去博物馆打卡,享受城乡新文化,已经成为市民生活新时尚。
专一化:为一人,建一馆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在“覃怀古郡,河朔名邦,商隐故里,乐圣之乡”沁阳,李商隐纪念馆举行开馆典礼,正式对外开放,迎来千年诗魂。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文学家,流传下来的600余首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3年9月份,李商隐纪念馆开始筹建。在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覃怀中学旧址上开工建设,用一个民国风格的建筑纳入一位唐代大诗人的灵魂。
现代化高科技制作手段的运用,则使李商隐纪念馆“活”了起来。Al数字人全息投影可使“李商隐”展厅漫步,与游客互动;河流造型图版,展示李商隐一生中所到之处与时代背景相符的标志性建筑;AI虚拟照相机,可自动识别游客面部生成与李商隐不同风格的古风合照;电子多媒体,实现数字“李商隐”与游客古今对话。
同时,该市接连举办“假如没有李商隐”全国同题诗会、李商隐诗“佳句今对”、纪念李商隐诞辰1210周年青年书法展、李商隐纪念馆楹联征集等一系列活动……为建设李商隐纪念馆,该市独具匠心。
一人一馆,一馆一人。该市近年来在博物馆、纪念馆建设中颇有心得、成效显著,探索走出了历史文化名人专题馆发展的“沁阳之路”,朱载堉纪念馆专人专题专馆的小型博物馆建设模式,受到省委书记楼阳生肯定。曹谨纪念馆、杨介人故居、宋学义故居等历史文化名人场馆先后建成,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参观游览,成为带动城市文旅的“引爆点”。
融合化:小而精、小而美
近期,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通知,对2023年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典型案例评选结果进行公示,沁阳神农陶创意园“产学研旅”融合发展案例成为焦作入选两个案例之一。
以红胶土、红胶泥为原料,72道工艺塑形,900℃高温焙烧……一个建在农村的神农陶创意园,如何凭借黑陶技艺,每年接待2万余名学生,将“小非遗”做出“大产业”?
2021年,在沁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神农黑陶文化创意园在王召乡苟庄屯村正式运营。从落成之初,该创意园就建立起了以“产业发展+非遗传承+科普研学+文化旅游”为主导模式。建设了黑陶文化博物馆、黑陶非遗传承工坊、黑陶DIY拉坯体验馆、手工捏陶体验中心、考古挖宝基地等5基地3馆3中心,涵盖了历史博览、工艺展示、DIY体验、陶艺培训等10个主题板块。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沁阳神农陶创意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已累计承接20多所中小学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接待大中小学生5万多人次, 以及3万余人次的社会团体。该园知名度日益增大,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中小学专项性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第三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并在2021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城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中获奖。
如今的神农黑陶创意园,一砖一瓦、古色古香,花草缤纷、点缀其间,到处都是来参观、学习、体验黑陶制作的游客和学生。走进该市各博物馆,“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美”的融合化成为鲜明特色,也是让游客看什么的集中体现。
特色化:接地气、聚人气
“小皮筋,国际范。”在紫陵镇范村历史与经济展览馆,这六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全国每 10 个皮筋里就有 8 个是紫陵生产的,东南亚、中东、美洲、非洲都有我们的产品。”范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天良自豪地说,“虽说我没头发,但是我天天都在研究‘头上之事 ’。”
据了解,紫陵镇以坞头村、范村、王村 3 个村为主生产的皮筋 头饰产品年产值 21 亿元, 占全国市场份额的 80% ,出口量占生产总量的 45%。
一条价值几分钱的小皮筋何以拉动 21 亿元的大产业?内陆小镇的农民如何 闯出国内国际大市场?小手工怎样对接中国式现代化?
在范村历史与经济展览馆里,一张张范村人在皮筋产业上奋斗的照片,一件件当年手搓皮筋的简陋工具,一段段饱含深情的文字叙述……让人着实为范村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动。
一部村史,几多乡愁。村史被认为是能够证历史、益当代、启后人的“活化石”,村史馆、民俗博物馆是记录沿革、村落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沁阳市各乡镇(街道)积极投入资金,建设了近30个村史馆,它们以其独特的文化空间魅力,串联起农耕文化基因片段,再现了古老村落的历史风貌和独特文化,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浓郁乡愁,在沁阳历史文脉传承中具有独特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沁阳市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上卓有成效。在2021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城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中,沁阳神农陶空间站、怀帮黄酒酿造技艺传习所被命名为“优秀公共文化空间”。神农黑陶空间站、怀帮黄酒酿造技艺传习所、黑陶小镇、曹谨纪念馆4个文化空间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2022年度全省最美文化空间。
为一人,建一馆;小而专、小而精;接地气、聚人气……沁阳专一化、融合化、特色化“博物馆群”,等你来!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