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云:暗红色的警示:探秘产后出血的隐藏危机
在迎接新生命到来的喜悦背后,产后出血这一暗红色的警示,却常常让无数家庭陷入恐慌与悲痛之中。产后出血,作为分娩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威胁着产妇的生命安全,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带您进行深入了解。
一、产后出血的定义与分类
产后出血,是指在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毫升(阴道分娩)或1000毫升(剖宫产)的现象。根据发生时间的不同,产后出血可分为早发性(立即性)和晚发性两种。早发性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多由子宫收缩不良或产道裂伤引起;而晚发性出血则可能出现在产后24小时至6周内,常与胎盘残留或子宫复原不良有关。
二、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一)子宫收缩乏力:这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子宫收缩不良导致子宫内的小血管无法有效闭合,从而引起大量出血。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多样,包括产程过长、产妇体质虚弱、高龄、肥胖、精神紧张等。
(二)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植入或胎盘部分残留也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当胎盘未能及时完全剥离或排出时,会影响子宫收缩,进而引发出血。
(三)软产道裂伤:包括会阴、阴道和宫颈的撕裂伤。这通常由于胎儿过大、急产或阴道手术助产等原因造成,严重时甚至可能伤及子宫下段。
(四)凝血功能障碍:产妇若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贫血等,或妊娠期间并发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都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三、产后出血的严重后果
产后出血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将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包括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长期而言,产后出血还可能导致产妇贫血、抵抗力下降、产后感染,严重者甚至丧失生育能力或发生垂体坏死。
四、预防措施与应对策略
(一)科学备孕:孕前进行身体检查,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贫血、高血压、糖尿病等。增强体质,保持适宜体重,减少高危因素。
(二)定期产检:孕期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妊娠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
(三)产程管理:产程中听从医生指导,避免无指征剖宫产,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适当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保持情绪稳定。
(四)产后观察:产后2小时内是产后出血的高危时段,应密切观察阴道出血和子宫收缩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五)母乳喂养: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母乳喂养有助于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的风险。
综上所述,产后出血,这一暗红色的警示,提醒我们每一位准妈妈和家属都不能掉以轻心。通过科学的备孕、定期的产检、合理的产程管理以及产后的密切观察,我们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每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保驾护航。(驻马店市中医院 妇产科 李树云)
来源:大河报健康科普 编辑:郭莉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