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金科:药物过敏怎么办?认识过敏反应与应急处理方法

药物过敏,也称为药物变态反应,是药物引起的一种异常免疫反应。这种反应不仅限于皮肤症状,还可能涉及呼吸道、消化道、心血管等多个系统,严重时甚至可能威胁生命。因此,对于药物过敏,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并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

一、药物过敏的定义与分类

药物过敏是指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后,由于机体对该药物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导致的一系列异常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包括皮疹、瘙痒、呼吸困难、喉头水肿、休克等。药物过敏通常发生在多次接触同一种药物后,但首次使用也可能引发反应,尤其是对于那些高度敏感的人群。

根据反应机制和临床表现的不同,药物过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Ⅰ型过敏反应:也称为速发型过敏反应,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发生。症状包括皮疹、瘙痒、打喷嚏、流鼻涕、哮喘发作,甚至全身水肿、血压下降、休克等。

(2)Ⅱ型过敏反应:也称为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过敏反应,通常涉及血液成分的改变,如贫血、出血、紫癜等。

(3)Ⅲ型过敏反应:也称为免疫复合物型过敏反应,通常发生在过敏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后,这些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或其他组织上,引发炎症反应。症状包括发热、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肾脏损害等。

(4)Ⅳ型过敏反应:也称为迟发型过敏反应,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小时到数天内发生。症状包括湿疹、固定的疱疹、皮肤色素沉着等。

二、药物过敏的应急处理方法

(1)立即停药:一旦发现药物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可疑药物,并尽可能清除体内残留的药物。如果是口服药物,可以催吐(但需注意,对于昏迷、抽搐或吞入腐蚀性物质的患者,催吐是禁忌的);如果是静脉输注的药物,应立即停止滴注,并更换输液器,改为生理盐水输注。

(2)保持呼吸道通畅:药物过敏可能引发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等呼吸道症状,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因此,患者应保持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呼救并送往医院抢救。

(3)抗过敏治疗:在停药的基础上,应尽快给予抗过敏治疗。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包括抗组胺类药物(如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以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醋酸地塞米松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过敏反应,减轻症状。

(4)生命支持:对于严重药物过敏患者,如出现休克、呼吸衰竭等生命威胁症状,应立即给予生命支持治疗。包括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以纠正低血压和休克;给予氧气吸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术等。

(5)留院观察:药物过敏患者在接受紧急处理后,应留院观察一段时间,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后续症状。同时,患者应遵循医嘱用药和复查,以防止再次发生药物过敏。

三、药物过敏的预防

(1)了解药物过敏史:在用药前,患者应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药物过敏史。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患者曾过敏的药物。

(2)皮试:对于某些可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在使用前应进行皮试。皮试可以预测患者是否对该药物敏感,从而避免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3)逐步增加剂量:对于某些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可以采取逐步增加剂量的方法。这样可以让机体逐渐适应药物,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1)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增加过敏反应的风险。因此,在使用多种药物时,患者应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药物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的风险。

四、结语

药物过敏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可能涉及多个系统并威胁生命。因此,我们必须对药物过敏有充分的认识,并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一旦发现药物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抗过敏治疗;对于严重患者,应给予生命支持治疗并留院观察。此外,了解药物过敏史、进行皮试、逐步增加剂量以及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措施也有助于预防药物过敏的发生。(平舆县人民医院 药学部 崔金科)

来源:大河报健康科普 编辑:郭莉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