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医三附院那些“领头雁”“排头兵”—— 杨春华:临床“金睛” 勘破黑白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波 通讯员 黄达 巩慧祯

编者按:

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有这样一批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他们是学科建设的“领头雁”,不断推进各项医疗技术再上新台阶;他们是治病救人的“排头兵”,以过硬的医疗技术赢得患者的赞誉。他们时刻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医者使命,始终在医学领域深耕,庇护群众身体健康。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医路专注”,回顾医者们的从医之路,感受他们终身专注做好一件事的精神,和对国家、对百姓、对医学事业最深沉的爱。

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简称“新医三附院”)的核磁共振科,有一位被同事们尊称为“影像守护者”的医学专家——杨春华。作为科室的主任,他已经在医学影像领域默默耕耘了30多个春秋,审阅过的影像报告超过15万份。他用一双慧眼,在黑白灰的影像世界中,为无数患者找到了生命的希望。

对于普通人来说,核磁共振的影像可能只是单调的黑、白、灰三色,但在杨春华眼中,这些影像却充满了生命的气息。他常说:“这些影像是有生命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可能隐藏着生命的秘密。”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他每天紧盯着电脑屏幕,仔细分析每一个影像,为临床医生提供精准的诊断依据。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遇到过无数疑难杂症,但每一次,他都能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患者找到正确的治疗方向。他深知,每一次诊断都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他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敬畏之心,用责任和爱心守护着每一个生命。

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核磁共振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杨春华深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影像专家,就必须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因此,他始终保持着对新技术的渴望与追求,带领科室团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掌握了国际最先进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他的带领下,科室不仅在疾病诊断上实现了质的飞跃,还在治疗方案的制定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许多患者因为得到了精准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杨春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

作为核磁共振科的主任,杨春华深知科研团队的重要性。他亲自带领科研团队进行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注重团队的建设和培养。他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为医学影像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还非常注重医学教育。他常说:“医学是一门需要传承的学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这根链条上的一环。”因此,他亲自指导学生进行MRI扫描和图像分析,耐心解答每一个疑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者”的深刻内涵。在他的带领下,科室每年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工作,为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杨春华的故事,是每一位在医疗科技与教育领域默默耕耘者的缩影。他用智慧和汗水,编织着健康的希望,照亮了医学前行的道路。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谢景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