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杰:肋骨骨折后的康复之路
肋骨骨折是胸部常见的创伤,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虽然单根肋骨骨折在多数情况下可自行愈合,但康复过程仍需患者给予足够重视,以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并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一、肋骨骨折的初步认识与损伤影响
肋骨骨折通常会引起胸部疼痛,尤其在深呼吸、咳嗽、打喷嚏或身体转动时疼痛加剧,这是因为这些动作会使骨折断端受到牵拉或刺激。骨折部位可能伴有局部压痛、肿胀,严重时可见皮肤淤青。若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还可能导致胸壁软化,形成连枷胸,影响呼吸功能,出现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例如,在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等意外事故中,胸部受到强烈撞击就容易引发肋骨骨折,患者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日常活动也会受到极大限制。
二、肋骨骨折康复的关键阶段与措施
1. 急性期的应对(伤后 1 - 2 周)
制动与休息:受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尽可能保持安静休息状态,避免剧烈运动和胸部的大幅度动作,防止骨折断端移位加重损伤。可采用胸带固定胸廓,减少胸廓的活动度,为骨折愈合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一般来说,胸带固定要松紧适度,过紧可能影响呼吸,过松则起不到固定作用。
疼痛管理:疼痛是肋骨骨折急性期最突出的问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以缓解疼痛。对于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阿片类止痛药,但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成瘾性。同时,可通过深呼吸训练、局部冷敷等方法辅助减轻疼痛。冷敷可在伤后 24 - 48 小时内进行,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数次,能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
2. 稳定期的康复(伤后 3 - 6 周)
呼吸功能锻炼:随着疼痛逐渐减轻,应着重加强呼吸功能锻炼。深呼吸训练是基础,患者可缓慢吸气,使腹部隆起,然后缓慢呼气,感受腹部收缩,每次练习 5 - 10 分钟,每天多次。吹气球训练也很有效,通过吹气球增加肺活量和肺通气量,先从较小的气球开始,逐渐增加难度,每天吹气球 3 - 5 组,每组 10 - 15 次。此外,还可以进行缩唇呼吸,即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 2 倍左右,这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呼吸效率。
胸廓活动度训练:在确保骨折断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进行适度的胸廓活动度训练。双臂上举伸展运动,站立位,双手向上伸直,然后缓慢向两侧伸展,感受胸廓的拉伸,每次练习 10 - 15 次,每天 2 - 3 组。还可以进行转体运动,坐在椅子上,缓慢转动身体,先向左转,再向右转,幅度由小到大,逐渐增加胸廓的活动范围。
3.恢复期的巩固(伤后 6 周以后)
4.力量训练:此阶段骨折已基本愈合,可逐渐增加胸部及上肢的力量训练。俯卧撑训练是增强胸部力量的常用方法,开始时可采用墙壁俯卧撑,即双手撑墙,与肩同宽,缓慢做俯卧撑动作,随着力量的增强,可过渡到标准俯卧撑或跪姿俯卧撑,每次练习 3 - 5 组,每组 8 - 12 次。哑铃飞鸟练习则有助于锻炼胸部外侧肌肉,手持哑铃,仰卧在平板凳上,双臂缓慢向两侧展开,然后再合拢,每组 10 - 15 次,每天 3 - 4 组。
日常活动恢复与适应: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如穿衣、洗漱、做家务等。开始时可能会感觉有些吃力或不适,但随着身体的适应,活动能力会逐渐恢复到骨折前水平。在恢复工作方面,应根据工作性质和强度,先从较轻的工作任务做起,逐步增加工作量和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导致骨折部位再次损伤。
三、肋骨骨折康复期间的综合注意事项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饮食营养也不容忽视。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 D 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虾、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身体恢复。同时,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一般在伤后 1 周、3 周、6 周、3 个月等时间节点进行 X 线或胸部 CT 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康复方案。此外,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康复治疗,肋骨骨折的康复虽然需要一定时间,但只要遵循科学的康复方法,大多数患者都能够顺利康复,重新回归正常生活。(登封民生医院 骨外科 李根杰)
来源:大河报健康科普 编辑:郭莉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