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宏生:下肢动脉闭塞疾病的介入治疗科普
下肢动脉闭塞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原因导致下肢动脉管腔狭窄或完全阻塞,使血液无法正常流通到下肢,从而引起下肢血液供应不足、疼痛、坏死等症状。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介入治疗已成为下肢动脉闭塞疾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下肢动脉闭塞疾病的介入治疗,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一、什么是下肢动脉闭塞疾病?
下肢动脉闭塞疾病主要是由于下肢动脉管腔狭窄或完全阻塞导致的血液供应不足。这种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长期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人群。下肢动脉闭塞疾病的症状包括下肢疼痛、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等,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肢体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下肢动脉闭塞疾病的介入治疗概述
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技术在血管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对于下肢动脉闭塞疾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许多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三、下肢动脉闭塞疾病介入治疗的常用技术
1. 血管成形术(Angioplasty)
血管成形术是介入治疗的核心步骤。医生通过导管将气囊扩张球囊置于狭窄或闭塞的动脉病变部位,经过膨胀和放气的交替操作,可以压扁管腔内的血栓、移除斑块,从而恢复血液流通。在有需要的情况下,还可以植入支架(Stent)来保持血管的通畅。
2. 血栓抽吸术(Thrombectomy)
对于血栓阻塞较为严重的患者,血栓抽吸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医生通过导管将特殊装置引入闭塞的血管内,将阻塞的血栓吸除,恢复血液流通。这种方法适用于急性血栓闭塞的情况。
3. 支架植入术
支架植入术是在球囊扩张后放置金属或生物材料制成的网状支撑结构以保持开通的狭窄部位永久畅通的一种微创手术。对于经过球囊扩张术后仍存在较高复发风险或者需要长期维持通畅的患者,支架植入术效果更佳。
4. 旁路术(Bypass Surgery)
对于长段闭塞或介入治疗无法解决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血管旁路手术。这个手术会将人工或移植的血管连接在闭塞部位上,绕过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恢复下肢的血液供应。
四、介入治疗的优点与适用人群
优点:
1.创伤小:介入治疗仅需在患者的小血管内进行操作,避免了大规模手术创伤。
2.恢复快:患者术后恢复迅速,大大减少了住院时间和康复期痛苦。
3.并发症少:相对于传统手术,介入治疗的并发症风险较低。
适用人群:
1.高危患者:如老年人、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
2.病情复杂:如长段闭塞或介入治疗无法解决的情况。
五、介入治疗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步骤:
1.术前准备: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介入治疗。
2.局部麻醉:在手术部位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导管插入: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插入导丝和导管,将导管导至狭窄或闭塞血管的部位。
4.介入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血管成形术、血栓抽吸术、支架植入术等治疗方法。
5.术后观察: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部位情况,确保无出血和并发症。
注意事项:
1.术前准备:患者需避免摄入可能影响血液凝固的食物,如高纤维食物。
2.术后护理: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3.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六、介入治疗的费用与医保政策
下肢动脉闭塞疾病介入治疗的费用因多种因素而异,包括病情复杂程度、治疗技术、医院等级等。一般来说,单纯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手术可能在2-5万元,如果需要置入支架,费用可能会增加到10-20万元甚至更高。
目前,许多医保政策已覆盖下肢动脉闭塞疾病的介入治疗费用,但具体报销比例和限额因地区和医保政策而异。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具体的治疗方案和费用,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合适的选择。
七、介入治疗的长期效果与随访
介入治疗在短期内能够迅速解除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恢复下肢的血液供应,减轻疾病症状。但长期随访中,介入治疗的效果可能会出现逐渐减弱的情况。因此,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并根据情况做好相关的血管管理。
定期复查包括下肢血管超声、血脂、血糖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患者还需要遵医嘱按时服药,以预防血栓形成和血管再狭窄。
八、总结
下肢动脉闭塞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许多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了解介入治疗的原理、步骤、优点与适用人群等信息,患者可以更好地与医生沟通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术后护理和长期随访,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血管介入科 史宏生)
来源:大河报健康科普 编辑:郭莉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