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慧:慢性胃炎康复指南:中西医整合方案

黄文慧:慢性胃炎康复指南:中西医整合方案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这种疾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胃痛、胃胀、反酸、嗳气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影响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长期发展甚至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因此,科学有效的康复治疗对于慢性胃炎患者至关重要。中西医在慢性胃炎的治疗方面各有特色,整合两者的优势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一、慢性胃炎的西医认识与治疗

1. 病因与发病机制

西医认为,慢性胃炎的病因较为复杂。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最主要的病因之一,这种细菌能够在胃黏膜表面定植,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引发炎症反应。此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酗酒、吸烟、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高盐、高脂、辛辣饮食)、自身免疫因素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也都与慢性胃炎的发生密切相关。例如,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和分泌功能失调,从而诱发慢性胃炎。

2. 治疗方法

(1)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铋剂(如枸橼酸铋钾)以及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联合组成的四联疗法进行根除治疗。这种疗法能够有效杀灭幽门螺杆菌,减轻胃黏膜炎症,促进胃黏膜的修复。一般疗程为 10 - 14 天,治疗后需复查呼气试验,以确认幽门螺杆菌是否被成功根除。

(2)对于因药物引起的慢性胃炎,如非甾体抗炎药所致,应根据病情尽量停用相关药物或改用对胃黏膜损伤较小的药物,并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铝碳酸镁等)进行治疗。胃黏膜保护剂能够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胃酸、胃蛋白酶以及其他损伤因素对胃黏膜的进一步侵害。

(3)对于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来促进胃排空,缓解腹胀、早饱等症状;使用抑酸药(如 H2 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或质子泵抑制剂)来减少胃酸分泌,减轻反酸、烧心等症状。

二、慢性胃炎的中医认识与治疗

1.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将慢性胃炎归属于“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其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脾胃虚弱等。饮食不节,如过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或暴饮暴食,易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生,聚湿成痰,阻滞胃脘气机,发为胃脘胀满疼痛。情志失调,如长期情志抑郁或恼怒,可使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导致胃失和降,出现胃痛、反酸等症状。劳逸失度,过度劳累耗伤正气,或过度安逸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均可使脾胃运化无力,引发慢性胃炎。脾胃虚弱是发病的内在基础,脾胃素虚,运化无权,易受外邪侵袭或内生诸邪而致病。其病机主要为脾胃气机阻滞,升降失常,虚实夹杂,虚证以脾胃气虚、阳虚、阴虚为主,实证多为气滞、血瘀、痰湿等。

2. 中医治疗方法

(1)中药治疗: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辨证论治。脾胃虚寒型,常用黄芪建中汤温中健脾;肝胃不和型,采用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和胃;胃阴不足型,以一贯煎滋养胃阴;瘀血停滞型,运用失笑散合丹参饮活血化瘀止痛等。这些方剂中的中药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恢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改善胃脘部的不适症状。例如,黄芪建中汤中的黄芪、桂枝、饴糖等药物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作用,可有效改善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痛、喜温喜按等症状。

(2)针灸推拿:针灸通过刺激足三里、中脘、内关、公孙等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健脾和胃的作用。推拿按摩则可采用揉腹、点按穴位等手法,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例如,按摩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功效,可缓解胃脘胀满、食欲不振等症状;揉腹能够促进腹部血液循环,改善消化功能,减轻胃部不适。

三、中西医整合治疗方案

1. 治疗时机与方案选择

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首先采用西医的四联疗法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配合中医中药进行调理。如患者在根除治疗后仍有胃脘隐痛、胀满等症状,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可给予健脾益胃的中药方剂进行后续治疗,以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脾胃功能的恢复。对于因情志因素导致的慢性胃炎,在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可采用中医的疏肝理气中药配合西医的抗焦虑、抑郁药物(如选择性 5 -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进行治疗,既能缓解精神症状,又能调节脾胃功能。

2. 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

中西医均强调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在慢性胃炎康复中的重要性。在饮食方面,应遵循规律进食、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及咖啡、浓茶、酒精等。西医注重营养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中医则根据个体体质,如脾胃虚寒者可适当多食用一些温热性食物,如羊肉、桂圆等,胃阴不足者可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等。在生活方式上,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功能的恢复。

总结

中西医整合治疗慢性胃炎具有显著优势。西医在针对病因治疗,如幽门螺杆菌根除、药物性胃炎的处理以及对症治疗等方面有着明确的疗效和规范的治疗方案;中医则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辨证论治,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且注重饮食与生活方式的调整。两者相互结合,能够取长补短,提高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病情严重程度、病因、个体体质等,制定个性化的中西医整合康复方案,使患者能够更好地恢复健康,远离慢性胃炎的困扰。同时,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方法和理论也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二郎平镇卫生院 内科 黄文慧)

来源:大河报健康科普 编辑:郭莉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