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道古镇美食背后还藏有一段故事!曾是窑工们最爱,如今成游客心头好 | 寻镇中原·神垕镇②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陈朋冲 于鑫 吴俊池 李思远

走在街,当您打量路边美食时,不知是否注意过“豆腐菜”?来上一碗,煮沸的羊肉汤里放入豆腐粉条,再配以萝卜片、羊血、葱花等,好吃又解馋。

作为一道地方特色小吃,在千年古镇许昌禹州神垕镇,豆腐菜可以说大受欢迎。

千百年来,凭借举世闻名的钧瓷,这座古镇成为北方陶瓷重要的生产和集散中心,吸引全国各地客商前来,当然更有无数窑工们以烧瓷制瓷为生。

许多个夜晚,窑工们经历一天的劳作后,花钱买上一道吃食解解馋,在热气腾腾中吃得满头流汗,大呼过瘾。

他们不会想到,未来某一天,这道美食还会风靡万千游客。多少人来到古镇赏钧瓷之余,都要尝上一尝。

曾是窑工们的最爱,如今成了游客们的心头好

人多的地方就容易有美食。何况,这还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人气不减的古镇……

近日,大河报·豫视频“寻镇中原”栏目记者到访神垕古镇时,慕名来到当地一家入选河南老字号的豆腐菜馆。

晚上7点,店主正在后厨忙碌。我们探过去看,羊肉汤咕嘟嘟冒着泡,热气氤氲着,冒出阵阵香味。有经验的食客都知道,有这一锅鲜香的羊汤打底,后面的饭菜就只有香的份儿了。

旁边案板上,摞着一小堆油炸至金黄的老豆腐切片,店主将几张豆腐片叠一起,再用快刀切成细丝。旁边一个小盆里,粉条正浸泡着。

旺火下,锅热得快,店主添入几大勺沸汤,“呲”一声响起。随着羊汤再次煮沸,滤过水的粉条,豆腐丝依次下入,随后配少许白萝卜片、羊血,再次等待煮沸。旁边还有葱丝儿、蒜末和其他作料都还一一等着呢。

不多时,豆腐菜端上来了。凑近了闻,阵阵香;端详下,汤色白中微黄;用汤勺或者就是沿着碗边,尝一口,口感醇厚,芳香四溢;夹一筷,肉片糯烂,粉条筋道,萝卜爽脆。有爱吃辣的,挖大勺辣椒油入碗内,立刻又多了道风味儿。再加一个现烤的还烫手的烧饼,一碗豆腐菜很快下肚,解馋又扛饿。

店主于红涛是于家豆腐菜的第七代传人了,说起这道美食,他很骄傲,“我们祖上从清朝就开始做这道菜,一直传到现在。”

作为一道地方风味小吃,2019年,于家豆腐菜正式入选“河南老字号”保护名录。

按老于的说法,豆腐菜要好吃,首先材料也好,粉条必用本地红薯粉条,豆腐选用石磨原浆豆腐,羊肉选用本地放养山羊,还加入了36种秘方料包,24小时文火炖。

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一锅羊肉高汤,每天用着、续着,“这锅高汤也保证了我们的口感(质地)一直不变,做一碗,一口下肚,保管你忘不了。”老于说。

美食背后藏了劳作人的悲喜况味,折射了一段历史变迁

豆腐菜缘何成为神垕镇的美食“佼佼者”?

首先得提下在这里生活的人。据神垕镇政府工作人员陈火炬介绍,过去在神垕工作的烧窑工人,干的都是力气活,一碗豆腐菜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补充体力,因而深受窑工欢迎,比如豆腐菜就被称作“窑工菜”。

另外当时很多窑口,东家给工人们做饭,由于人多,一盘盘精致的炒菜轮番上阵,自然没有一锅既丰富又便于制作的大锅菜更有“性价比”,窑工们一人来上一碗,两个馒头在手,如果再吃上几片肉,别提多高兴了。

另外说起豆腐菜,一些食客可能会疑惑:平时在街面上经常见到“郏县豆腐菜”,为何在神垕镇,这道特色美食也大受欢迎,甚至成为一个新标签?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在神垕老街,有一座两进四合院,门口有一个“中共禹郏县委旧址”的牌匾。

陈火炬介绍,神垕地处禹州和郏县中间位置,四面环山,神垕镇与郏县安良镇紧邻,两地居民自古以来就往来密切。据资料记载,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打通豫南抗日根据地和豫东抗日根据地的联系,1945年6月,河南党委、军区成立河南(豫西)军区第六分区,7月,六分区在神垕镇设立禹郏县委,以神垕镇为立足点,同时向郏县、襄县、宝丰一带发展。

这也侧面说明了禹州神垕镇和郏县一带在历史上曾有着深厚关联,豆腐菜在神垕和郏县同样风行,就一点不意外了。

一道吃食,见证了一段地理变革、历史变迁,也蕴藏了多少打拼者的悲喜况味。

时代流转,曾经草根们喜爱的一道菜食,经过一代代匠人的用心揣摩,千锤百炼,最终成为盛行的名吃。而这,也构成了古镇特有的烟火气,平添一份魅力。

人来人往,古镇始终新生,一锅永远冒着热气的美食,始终等待着远道而来的人。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于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