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方方:中药保存与储藏:保持药材品质与药效的技巧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疗效和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正确的保存与储藏方法。不正确的保存方法不仅会导致药材品质下降,还可能使其失去原有的药效,甚至产生副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保持中药药材品质与药效的保存与储藏技巧。

一、选择合适的容器

选择合适的容器是保存中药的第一步。理想的容器应具备干燥、清洁、无异味的特性。玻璃瓶、陶瓷罐或密封塑料袋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容器能够有效隔绝空气、湿气和异味,保持药材的纯净度和品质。

二、低温保存

对于一些易变质的药材,如人参、熊掌、鹿茸等,低温保存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将药材放置于零下五度以下的低温环境中,可以杀死虫卵,防止霉菌生长。对于贵重药材如冬虫夏草和燕窝,低温保存还能防潮防虫。然而,对于某些药材如阿胶,虽然低温可以防止其碎裂,但应避免直接冷冻,以防药性受损。

三、避光保存

光照可能会破坏中药材的有效成分,特别是花叶类药物如菊花和金银花。这些药材应贮藏在暗处及陶瓷容器或有色玻璃瓶中,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同样,黄连、连翘等清热解毒的中药也需要避光保存,以保持其药效。

四、干燥保存

大多数中药材需要置于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以防止霉菌和细菌的滋生。根茎类和叶类中药容易吸湿发霉,因此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保存。一些药材如北芪、陈皮、当归等不宜在阳光下暴晒,可用焙干的方法进行干燥。干燥剂如硅胶或生石灰也可以放置在容器中,以吸收多余的湿气。

五、密封保存

密封保存能够有效防止空气、湿气和异味进入药材。易挥发的中药材如香料和花草,需要用密封容器保存。真空包装也是一种有效的密封方式,能够延长药材的保存时间。对于已煎好的中药汤剂,密封后冷藏保存可以保持其药效,但保存时间不宜超过一周。

六、分类储存

将不同的中药材分开储存,可以避免相互污染和串味。可以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如清热解毒类、滋补养生类等。分类储存不仅能保持药材的纯净度,还能方便取用。

七、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中药材的状态至关重要。如有发霉、虫蛀或变质的迹象,应及时处理。在每年虫蛀季节前(如3-4月份),还应取出药材进行反复暴晒,以防虫蛀。对于易生虫的药材如当归、天麻,可以使用花椒、八角等具有辛辣香味的药材同贮,以起到防蛀防霉的作用。

八、防潮与防虫

防潮和防虫是保存中药的重要环节。一些易吸湿的药材如海产品、真菌类等,需要放在密封且防潮的容器中保存。对于防潮,可以在容器中放置防潮纸或使用生石灰。防虫则可以使用樟脑丸或花椒等天然防虫剂。

九、遵循保质期

注意中药材的保质期,并在保质期内使用。一些中药材的保质期较短,特别是新鲜的草药。购买时应酌量购买,避免长期储存。

十、专业咨询

如果对中药材的保存不确定,最好咨询专业的中药师或医生的建议。他们能够根据药材的具体情况和特性,提供合适的保存方法。

结语

正确的保存与储藏方法对于保持中药药材的品质与药效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容器、低温保存、避光保存、干燥保存、密封保存、分类储存、定期检查、防潮与防虫以及遵循保质期,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中药保存与储藏的全面体系。通过遵循这些技巧,我们能够确保中药的药效和安全性,更好地发挥其在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中的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洛阳市中医院) 中药房 司方方)

来源:大河报健康科普 编辑:郭莉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