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西西:如何正确保存中药,避免药效流失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其疗效历经千年验证,深受人们信赖。然而,中药的保存却是一门学问,不当的保存方法可能导致药效流失,甚至产生有害物质。

一、选择适宜容器,确保密封性

材质选择:中药的保存容器至关重要。首选玻璃瓶、陶瓷罐或密封性良好的塑料袋,这些材质不易与药材发生化学反应,且能有效隔绝外界空气和湿气。

密封性能:容器必须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空气、湿气和异味进入。对于塑料袋,可使用封口夹或胶带进行密封;对于玻璃瓶和陶瓷罐,则需确保盖子紧密。

二、干燥环境,防潮防霉

保持干燥:中药应存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避免受潮。潮湿环境容易使药材发霉变质,影响药效。可在容器内放置干燥剂,如硅胶或生石灰,以吸收多余湿气。

定期检查:每隔一段时间,应打开容器检查药材是否受潮。若发现药材表面有湿润感或霉点,应立即处理,如晾晒或重新干燥。

三、避光保存,保护药效

避免阳光直射: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在光照下容易分解,导致药效降低。因此,应将中药存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如橱柜内或抽屉里。

选择深色容器:对于需长期保存的药材,可选择深色玻璃瓶或陶瓷罐,以减少光线对药材的影响。

四、控制温度,延长保质期

适宜温度:中药的保存温度应控制在15-25摄氏度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药效。夏季时,可将药材存放在空调房或阴凉处,避免高温暴晒。

避免极端温度:避免将中药存放在冰箱冷冻室或高温环境下,以免药材中的成分因温度变化而失效。

五、分类储存,防止串味

分类存放:不同种类的中药应分开存放,避免相互污染和串味。可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如根茎类、花类、果实类等。

专用容器:对于有特殊气味的药材,如香料、花草等,应使用专用容器进行保存,以减少对其他药材的影响。

六、定期检查,及时处理

观察药材状态:定期检查中药的状态,如颜色、气味、质地等。若发现药材有发霉、虫蛀或变质的迹象,应立即处理,避免继续存放。

及时处理:对于发霉的药材,可尝试晾晒或重新干燥;对于虫蛀的药材,应剔除虫蛀部分,并加强密封保存。

七、注意保质期,及时使用

遵循保质期:注意中药的保质期,并在保质期内使用。部分中药材的保质期较短,尤其是新鲜草药,应在采摘后尽快使用。

合理购买:购买中药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购买,避免过量购买导致药材过期。

八、避免与异味物品接触

远离异味源:中药容易吸收异味,应避免与有强烈气味的物品存放在一起,如洗涤剂、香水等。

专用空间:为中药设置一个专用的存放空间,以减少外界异味对药材的影响。

九、特殊药材的保存方法

贵重药材:如燕窝、鹿茸等,应使用双层塑料袋进行密封保存,并放置在阴凉干燥处。

易生虫药材:如当归、天麻等,应贮存在密闭、干燥的容器内,并放置在干燥通风处。在每年虫蛀季节前(如3-4月份),应取出药材反复暴晒,以防虫蛀。

中药的保存是一门学问,需要综合考虑容器的选择、环境的控制、温度的调节、药材的分类等多个因素。希望本文能为广大中药爱好者和患者提供有益的指导,让每一份中药都能发挥其应有的疗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学部 丁西西

来源:大河报健康科普 编辑:郭莉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