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霞:心脏健康的密码:内科医生解读心脑血管病的预防与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因素导致的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相关疾病,是威胁现代人健康的一大类疾病总称。

一、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合理饮食:饮食控制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应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及低脂肪蛋白质的比例。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量。适量摄入橄榄油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规律运动:规律体力活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同时,也可适当进行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戒烟限酒: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壁,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因此,戒烟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此外,过量饮酒也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应限制每周酒精摄入量。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率,进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通过平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来实现并维持理想体重。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并干预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方面的检测。

心理平衡: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几个方面:

生活方式干预:对于轻度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即可有效控制病情。这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及保持心理平衡等。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防止血液凝固;他汀类药物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稳定并逆转已形成的斑块;降压药和降糖药则分别用于控制高血压和高血糖。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脑血管介入手术等,可恢复血管通畅,改善心脑供血。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定期体检及保持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一旦确诊心脑血管疾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合理用药,定期复查,以期早日康复。(开封康复医院 内科 王俊霞)

来源:大河报健康科普 编辑:郭莉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