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南阳方城:一方神奇山水,一座温暖古城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超

八百里伏牛山河锦绣,七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天时、地利、人和,在河南省西南部聚气成势,孕育了一方古老神奇的山水,这就是史有“富裕之州”美誉的方城。

方城县位于南阳盆地东北缘,因夏古缯国设立鄫城而得名,因境内有春秋时期的楚长城而闻名,古为豫州之域,西周属鄫国,秦置阳城县,汉改为堵阳县,金置裕州,北魏和民国称方城县,地处“五界一口”,素有“两山臣伏、二龙戏珠、三水润墨、地灵人杰”之誉,县域面积2542平方公里,山岗平各占三分之一,辖19个乡镇(街道)、569个行政村(社区),耕地153万亩,人口120万,是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职教强县、村镇规划建设先进县、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双拥模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油料生产百强县、绿色农业示范县、科技进步先进县、科普工作示范县、平安农机示范县、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国家级标准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县、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县、生态丹参之乡、木瓜之乡。

方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丝绸之路源头之一、中华曾氏祖根地、博望侯张骞封侯地、岩书岩画之乡、西汉廷尉张释之、新中国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全国道德模范王锋故里。境内有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1处,人文自然风景名胜80多处,有小史店贾沟村、独树镇砚山铺村等国家级传统村落,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美丽宜居小镇各1个,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镇纪念地、天下第一古长城、佛沟摩崖造像、博望故城、汉光武帝刘秀饮马处扳倒井、中国保存最完善的古驿站接官厅、三国诸葛亮火烧博望坡遗址、北宋“南水北调工程”襄汉漕渠、汉代湖阳公主修行的千年道观炼真宫、号称北武当的道教胜地黄石山、中原四大名寺之一的护国普严禅寺、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望花湖景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佳观赏点方城垭口、国家4A级景区七峰山、七十二潭、德云山风情植物园等历史人文景观驰名华夏神州。孔子周游列国途经地、子路问津处在方城,张良三拾履、固若金汤、高凤流麦、望梅止渴、火烧博望、“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等历史典故发生在方城。

方城基础条件优越、交通通达便捷,焦柳铁路、G234、G345、S103线、兰南高速、周南高速贯穿县境,郑渝高铁方城站建成通车,距南阳机场60公里,郑州机场170公里,郑万高铁、兰南高速公路、周南高速公路和豫01线省道均从方城县城通过,且设有站口。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龚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