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兵 曹隽:家族里面没有人得病,孩子就不会患遗传病了吗?

在医院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当医生告诉家属患者有遗传病时,患者和家属经常会疑惑不解:“遗传病就是上一辈给的,父母都是正常的,双方家里也没有人得过这个病,怎么就遗传了?”当医生说“很多遗传病患者就是健康的父母生出来的,遗传病患者也可以生下健康宝宝”的时候,患者和家属就更加疑惑了。那么什么是遗传病?为什么健康父母会生出遗传病患者,而遗传病患者又可以生出健康后代?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遗传病?

医生眼里的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缺陷所导致的疾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染色体缺陷而导致的疾病,叫作染色体病,最常见的就是21-三体综合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唐宝宝”了;另外一种是单个基因缺陷所致疾病,称为单基因病,日常生活中见到最多的就是耳聋了。绝大多数遗传病都很罕见,但是人类遗传病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至少在8000种以上。人类遗传缺陷确实会遗传给后代,但是不同遗传病的发生机制不同,遗传方式不同,后代的发病情况就会有所不同,有遗传缺陷不代表就会患病,这就会出现人们经常听说到的“代代相传”、“隔代遗传”、“传男不传女”等情况。为什么会出现一人患病、而父母及家族中其他人都“相安无事”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遗传病携带者

正常情况下人类大部分基因每个都有2份(即2个拷贝),只有当两个拷贝都有缺陷,才会发生疾病——这就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只有1个拷贝缺陷的人是完全健康的,不会表现出疾病,这就是健康携带者。父母双方都是健康携带者,都把遗传缺陷遗传给同一个后代时候,后代就会发病。如果只有一方缺陷遗传给后代,后代就不会发病。下图描述了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日常生活中我们比较常见的隐性遗传病就是耳聋,由于不同患者发生缺陷的基因并不相同,就会出现两个耳聋患者结婚生育多个听力完全正常子女的情况。

图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声明:图片来自网络,禁止商业用途)

另外一种常见的隐性遗传病是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这是一种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严重疾病,人群携带率高达1/50。当父母双方都是携带者时,后代有1/4的患病风险,照此计算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会有一个SMA患者。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另外一种携带率比较高的隐性遗传病,在我国两广地区携带率高达1/6,携带者因其突变不同表现为无临床症状或者轻度贫血。如果夫妻双方均是地贫携带者,那么就有可能生出地贫患儿。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家庭在没有检查相关基因之前,不能理解为什么夫妇双方都没有病,却生出遗传病患儿。随着遗传病相关知识及携带者筛查的普及,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一种遗传病携带情况就是染色体平衡易位,通俗来讲就是不同的染色体彼此发生了片段交换,总的遗传物质数量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平衡易位携带者不会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然而在生殖过程中,发生易位的染色体无法与正常染色配对,这就会导致精子或卵子的染色体缺失或者重复,理论计算概缺陷率高达8/9。如果易位的染色体片段较大,对胚胎染影响较大,胚胎就不能存活,表现为反复流产或者不孕;如果易位的染色体片段较小,就会导致反复的先天畸形患儿孕产史。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生育健康后代的理论概率为1/9,因此可能需要借助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助孕。

2. 遗传物质突变

父母虽然没有遗传缺陷,但后代自己发生了遗传物质突变,也会出现父母健康而后代患病的情况。遗传突变一种自然现象,可以发生在发育的任何时期,但最常见的还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突变。胎儿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突变是FGFR3突变,这种基因突变可以导致软骨发育不全,出生后表现为侏儒症,身材重度矮小。胎儿一般在晚孕期出现症状,当胎儿出现四肢短小且头围较大时,就要警惕这种疾病,需要穿刺羊水进行诊断。其他与基因突变相关的胎儿异常还有:心脏横纹肌瘤与结节性硬化致病基因TSC突变相关,NT增厚可能会有努南综合征相关基因突变,这些情况都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最常见的突变其实还是21-三体综合征,95%的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是由精子或者卵子中21号染色体没有分离所致,这也可认为是一种遗传物质突变。由于唐氏综合征发生率较高,每个孕妇都建议进行风险筛查或者产前诊断。

3. 环境诱发

有些遗传缺陷在正常情况下不会表现出疾病,但当接触环境诱发因素时,就会发病。最常见的是药物性耳聋,这类耳聋根源在于线粒体基因突变,当这类患者使用氨基糖甘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时就可能会发生耳聋,如果不使用这类耳毒性药物就不会发生耳聋。另外一种是在南方比较常见的蚕豆病,这是一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导致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正常情况下也不会发病,当食用蚕豆或者使用伯氨喹啉等药物时,即可诱发疾病。

4. 基因印迹效应

每个人的遗传物质都是一半来源于父亲,一半来源于母亲,大多数情况下父母亲二人的基因功能是相同的,但是一部分基因就有些特殊,只有来自父母一方的有功能,或者父方的有功能,或者母方的有功能,这种情况称为“基因印记”。如果这类基因有缺陷的话,那么可能出现遗传自父亲不会发病,遗传自母亲则发病,或者遗传自母亲不发病,遗传自父亲会发病。这种情况是非常罕见的,如15q11.2-q13重复如遗传自父亲,则通常无症状或者症状较轻,而遗传自母亲则表现出肌张力低下、发育迟缓、癫痫、自闭症、特殊面容等。

小结

需要明白的是:不管是何种原因导致遗传疾病,并不是只有家族遗传病史,孩子才可能患上遗传病,由于存在隐性遗传病、新发突变等情况,健康的父母可能生出遗传病患者,而遗传病患者也可能生出健康后代。诊断遗传病不仅要依据家族史,还需要进行相应的遗传学检测和分析,具体还需要咨询医生并指导对策。目前已有一些医院进行了常见遗传病携带者筛查,这对于预防生育患病后代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简介:陈义兵,医学博士,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郑大一附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副主任医师,河南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各类遗传病、胎儿异常的遗传咨询和遗传学诊断,曾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等知名医院进修学习,擅长线粒体病、遗传性肿瘤、遗传性心肌病、离子通道病等遗传病的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 陈义兵  曹隽)

来源:大河报健康科普 编辑:郭莉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