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盼:泌尿系统肿瘤的筛查与早期诊断

泌尿系统肿瘤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输尿管癌和尿道癌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泌尿系统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泌尿系统肿瘤的筛查方法及早期诊断手段,以提高大众对泌尿系统肿瘤的认识。

一、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病特点

1. 年龄分布:泌尿系统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人多见。不同类型的肿瘤年龄分布有所差异,如前列腺癌多见于60岁以上男性,而膀胱癌则以50-70岁为高发年龄段。

2. 性别差异:部分泌尿系统肿瘤存在性别差异,如前列腺癌仅发生于男性,而女性泌尿系统肿瘤以尿道癌和输尿管癌较为常见。

3. 地域差异: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存在地域差异,可能与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

二、泌尿系统肿瘤的筛查方法

1. 肾癌筛查:

(1)尿液检查:检测尿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如NMP22、CYFRA21-1等。

(2)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CT、MRI等检查可发现肾脏占位性病变。

(3)血生化检查:监测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了解肾功能状况。

2. 膀胱癌筛查:

(1)尿液检查:尿液细胞学检查、尿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如NMP22、BLCA-4等)。

(2)膀胱镜检查:直观观察膀胱黏膜,发现异常病变。

(3)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检查可了解膀胱壁及周围组织情况。

3. 前列腺癌筛查:

(1)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 PSA是前列腺癌的重要筛查指标。

(2)直肠指诊:了解前列腺大小、质地、有无结节等。

(3)前列腺超声检查:观察前列腺内部结构,发现异常回声。

4. 输尿管癌和尿道癌筛查:

(1)尿液检查:尿液细胞学检查、尿液肿瘤标志物检测。

(2)影像学检查:B超、尿路造影、CT、MRI等检查可了解输尿管和尿道情况。

三、泌尿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

1. 肾癌早期诊断:

(1)无症状肾癌:通过常规体检、影像学检查等发现。

(2)症状性肾癌:血尿、腰痛、腹部肿块等典型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2. 膀胱癌早期诊断:

(1)无症状血尿:定期进行尿液检查,及时发现异常。

(2)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等,需警惕膀胱癌的可能。

(3)膀胱镜检查:发现可疑病变,进行活检确诊。

3. 前列腺癌早期诊断:

(1)PSA异常:PSA升高需进一步检查,包括直肠指诊、前列腺超声、前列腺穿刺活检等。

(2)前列腺结节:通过直肠指诊、前列腺超声等检查发现。

4. 输尿管癌和尿道癌早期诊断:

(1)尿路梗阻症状:尿路造影、CT、MRI等检查可发现梗阻部位及原因。

(2)尿道出血:尿液检查、尿道镜检查等可发现病变。

四、预防与保健

1.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增加体育锻炼。

2. 定期体检:尤其是中老年人,应定期进行泌尿系统相关检查。

3.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尿路感染,减少泌尿系统肿瘤的风险。

4. 遗传咨询:有家族史的个体,应进行遗传咨询,了解患病风险。

五、泌尿系统肿瘤的微创治疗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治疗技术在泌尿系统肿瘤的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微创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许多泌尿系统肿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微创治疗技术:

1.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是治疗泌尿系统肿瘤的一种成熟微创技术,适用于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腹壁上的小孔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在屏幕指导下完成肿瘤切除。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包括:

- 创伤小,术后疼痛轻;

- 出血少,减少了输血需求;

- 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 术后并发症较少。

2.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又称为近距离放疗,是将放射性粒子直接植入肿瘤内部,通过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局部晚期或无法手术切除的泌尿系统肿瘤,如前列腺癌。

3. 机器人辅助手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创技术,其精确性和稳定性较高,适用于复杂泌尿系统肿瘤的手术治疗。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可以提供高清三维视野,使医生能够更精确地操作。这种技术尤其在前列腺癌根治手术中表现出色。

4. 射频消融(RFA)和微波消融(MWA):

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是通过高温破坏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体积较小、位置深在或患者无法耐受手术的肾癌。这两种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5.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

高强度聚焦超声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技术,通过聚焦超声波产生高温,精确破坏肿瘤组织,而对周围正常组织影响较小。HIFU适用于肾癌、前列腺癌等泌尿系统肿瘤的治疗。

6. 血管内介入治疗: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插入肿瘤供血动脉,注入栓塞剂或化疗药物,阻断肿瘤血供,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肾癌或用于减轻晚期肿瘤的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微创治疗技术虽然具有许多优势,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医生会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患者的整体状况和偏好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在接受微创治疗前,应充分了解治疗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并与医生进行详细沟通。

总之,泌尿系统肿瘤的筛查与早期诊断至关重要。通过了解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病特点、筛查方法和早期诊断手段,我们应提高警惕,积极参与筛查,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病风险。(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泌尿外科 潘盼)

来源:大河报健康科普 编辑:郭莉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