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慢性鼻窦炎知多少:了解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一、引言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统计,我国慢性鼻窦炎的发病率约为5%,尤其在北方干燥地区,发病率更高。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慢性鼻窦炎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二、病因

1. 急性鼻窦炎迁延不愈

急性鼻窦炎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能导致病情迁延不愈,转化为慢性鼻窦炎。

2. 鼻腔解剖结构异常

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可能导致鼻窦引流受阻,进而引发慢性鼻窦炎。

3. 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糖尿病患者等,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诱发慢性鼻窦炎。

4. 环境因素

长期处于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如灰尘、烟雾、有害气体等,可刺激鼻腔黏膜,诱发慢性鼻窦炎。

5. 药物因素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鼻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生素等,可能导致鼻窦炎。

6. 其他疾病

如过敏性鼻炎、鼻息肉、肿瘤等疾病,也可能诱发慢性鼻窦炎。

三、症状

1. 鼻塞

慢性鼻窦炎患者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鼻塞,鼻塞程度与病情轻重有关。

2. 流脓涕

患者鼻涕呈粘液性或脓性,颜色可为白色、黄色或绿色。

3. 头痛

慢性鼻窦炎患者常伴有头痛,疼痛部位多在额部、鼻根部或颞部。

4. 嗅觉减退

慢性鼻窦炎可导致嗅觉减退或丧失。

5. 记忆力减退

长期鼻塞、头痛等症状,可能导致患者记忆力减退。

6. 全身症状

慢性鼻窦炎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失眠等全身症状。

四、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1)抗生素: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期,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类、青霉素类等。

(2)鼻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减轻鼻腔黏膜炎症,改善鼻塞症状。

(3)黏液促排剂:如桉柠蒎、羧甲司坦等,可促进鼻涕排出。

(4)抗过敏药物:对于伴有过敏性鼻炎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可使用抗过敏药物。

2.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伴有鼻腔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

(1)鼻内镜手术:通过鼻内镜,清除鼻腔及鼻窦内的病变组织,恢复鼻窦引流。

(2)鼻中隔矫正术:对于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可行鼻中隔矫正术。

(3)鼻甲部分切除术:对于鼻甲肥大的患者,可行鼻甲部分切除术。

3.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方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穴位贴敷等。中医认为,慢性鼻窦炎多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治疗应以调理脏腑、清热解毒、通窍为主。

4. 生活方式调整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处于污染环境中。

(2)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4)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五、预防

1.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 预防感冒,避免急性鼻窦炎的发生。

3. 积极治疗鼻腔疾病,如过敏性鼻炎、鼻息肉等。

4. 避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鼻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六、慢性鼻窦炎的并发症

慢性鼻窦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以下并发症:

1. 鼻息肉

慢性鼻窦炎长期刺激鼻腔黏膜,可能导致鼻息肉的形成,进一步加重鼻塞和呼吸困难。

2. 鼻腔恶性肿瘤

虽然罕见,但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增加鼻腔恶性肿瘤的风险。

3. 眼部并发症

鼻窦炎可能累及邻近的眼部结构,导致眶周蜂窝织炎、眼球突出等并发症。

4. 脑部并发症

极少数情况下,慢性鼻窦炎可能导致脑膜炎、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七、慢性鼻窦炎的护理措施

1. 清洁鼻腔

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清洁剂清洁鼻腔,减少细菌滋生。

2. 保持室内湿度

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避免鼻腔干燥。

3. 避免刺激性气体

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如烟草烟雾、油漆味等。

4.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强免疫力。

5. 定期复查

慢性鼻窦炎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八、慢性鼻窦炎的误区

1. 只需药物治疗

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不仅依赖药物,还需要结合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多种方法。

2. 抗生素可以根治

抗生素仅适用于急性发作期,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并非根治慢性鼻窦炎的良策。

3. 手术治疗一劳永逸

手术治疗虽然能改善鼻腔解剖结构,但术后仍需注意护理和预防,以免病情复发。

九、结语

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了解慢性鼻窦炎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预防感冒,降低慢性鼻窦炎的发病率。如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诊,以免病情加重。(尉氏县中医院 耳鼻咽喉科 李静)

来源:大河报健康科普 编辑:郭莉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