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琼:中风后的康复护理:走出恢复的第一步

中风,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积极的治疗和科学的康复护理能够帮助患者逐步走出困境,重新获得生活的自理能力和幸福感。本文将详细介绍中风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帮助患者和家属迈出恢复的第一步。

一、中风后的基础护理

中风后,患者的基础护理至关重要。首先,要保持患者的饮食清淡,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米汤等。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助于肠道蠕动,提高免疫力,避免便秘。对于瘫痪且失去大小便功能的患者,饮食卫生尤为重要,避免暴饮暴食,防止饮食不当引发腹泻。

其次,定期翻身对于卧床不起的中风患者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可以防止压疮的发生,还可以帮助痰液顺利咳出,避免坠积性肺炎的产生。

定期排便也是护理的重要一环,养成规律性的排便习惯,必要时使用开塞露或按摩腹部促进排便。对于尿失禁的患者,要随时更换尿布,保持被褥的清洁卫生,预防感染。

二、康复训练的多样化

中风后的康复训练是恢复功能的关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康复训练可以包括运动疗法、语言疗法、职业疗法和物理疗法等。

1.运动疗法: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渐进性的身体活动,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灵活性和平衡能力。例如,对于行动不稳的患者,可以从每天站立十分钟开始,逐渐增加站立时间,增强腿部力量。随着腿部力量的恢复,可以进一步进行行走训练,使用辅助器械如助行器。每天用热水泡脚并按摩四肢,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有助于康复。

2.语言疗法:针对言语障碍的患者,采用个体化评估和训练方法,恢复或改善交流能力。医生会通过针对性的口语、阅读和书写练习以及沟通技巧训练,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语言技能。

3.职业疗法:侧重于日常生活活动的重新学习或改善,包括自理、工作和休闲活动。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如穿衣、进食等,帮助患者恢复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4.物理疗法:物理疗法适用于肢体无力、痉挛等症状的患者,通过超声波、冷/热疗等方式缓解局部水肿和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

三、心理康复和社会支持

中风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70%的中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表现为中风后抑郁症。因此,心理康复也是中风后康复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急性期,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通过心理疏导、心理咨询等方式,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促进其心理康复。

此外,社会支持也是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社区康复中心、志愿者组织等可以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四、预防复发和持续监测

中风后的康复护理不仅关注当前的功能恢复,还要预防复发。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同时,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总之,中风后的康复护理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和全面的护理措施,患者能够逐步走出困境,重新获得生活的自理能力和幸福感。让我们携手并进,为中风患者的康复之路保驾护航。(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 神经外科 南琼)

来源:大河报健康科普 编辑:郭莉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