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欣:射频消融术后护理全攻略:促进康复的秘诀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虽然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术后护理同样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速度和效果。本文将全面介绍射频消融术后的护理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一、术前准备

1.实验室检查:术前抽血检查,包括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血型、术前四项等。心电图(ECG)检查:通常在射频消融术前进行心电图检查,以评估心脏的电活动,胸片、心脏超声,必要时Holter等检查。

2.药物准备: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前3-5天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

3.术前建立静脉通路:为了确保术中用药安全,我们会在患儿左上肢建立静脉通路。

4.饮食:可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牛奶、豆制品易产气食物,全麻患儿术前禁食、水6-8小时。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术后术肢需要制动,请提前准备尿壶或便盆,于手术前一天练习床上大小便,术前排空二便。

5.术前护士要常规备皮,交代患儿家长准备2袋食用盐,根据需要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术区备皮及清洁皮肤。穿刺股动脉者检查两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标记,以便于术中、术后对照观察。

二、术中护理

严密监护患儿血压、呼吸、心率、心律等变化,密切观察有无心脏压塞、心脏穿孔、房室传导阻滞或其他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并积极协助医生进行处理。

三、术后护理

1.全麻术后患儿去枕平卧4-6小时,头偏向一侧,预防呕吐,保持呼吸道通畅。术侧肢体制动,盐袋压迫4小时,保持平卧12-24小时,遵医嘱给予鼻导管吸氧、心电监护。

2.并发症的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及术侧肢体血运情况,如皮肤温度、皮肤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观察体温、血氧饱和度、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观察患儿有无心律失常的发生。询问有无胸闷、心悸、气短等不适症状。

3.饮食指导:术后禁食6小时,或麻醉完全清醒后方可进食,进食前先喂少许温开水,无呛咳和呕吐发生方可进清淡易消化饮食。

4.射频消融术房间隔穿刺患儿遵医嘱口服阿斯匹林1个月,预防血栓。注意观察有无牙龈、皮肤黏膜等出血倾向及胃肠道症状。

5.休息与活动:术后避免重体力劳动,体育活动。1-2个月后可恢复完全正常生活和工作。

6.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避免着凉,防止感冒,及时添减衣服。

7.定期复查:门诊复查时间:一般出院后1个月、3个月、半年、一年进行门诊复查,如有出汗、恶心呕吐、心慌头晕、胸闷、心悸等应及时就诊。定期复查也是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评估手术效果和心脏功能。复查项目和时间间隔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四、情绪与心理支持

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可能会因为手术带来的不适和担忧康复情况而产生焦虑或抑郁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促进身体的康复。患者可以与家人朋友交流感受,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以缓解不良情绪。

结语

射频消融术虽然是一种微创手术,但术后护理同样重要。通过合理的休息与活动调整、伤口护理、饮食管理、药物管理、情绪与心理支持以及症状监测与定期复查,患者可以更好地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希望本文能为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提供实用的护理指导,帮助大家早日康复。(开封市儿童医院 心血管内科 杜欣)

来源:大河报健康科普 编辑:郭莉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