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基昕:儿童缺铁性贫血——全面了解与科学防治
在儿童成长的道路上,营养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和发育。其中,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缺铁性贫血却成为困扰许多儿童的常见营养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深入了解这一疾病,对于家长和医务人员来说都至关重要,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本文将从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定义、症状、原因、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为大家提供科学、实用的指导。
一、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发生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的组成,体内多种酶含铁或需有铁存在时才具有活性。当铁的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时,就会导致体内铁储备耗竭,进而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引发贫血。
二、儿童缺铁性贫血有哪些症状?
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主要与贫血和铁缺乏对机体的影响有关,通常随着缺铁程度的加重而逐渐显现。
1、一般表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黏膜及甲床较明显,易疲乏,不爱活动。年长儿可能会出现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症状。
2、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少数有异嗜癖(如嗜食泥土、墙皮煤渣等);可有呕吐、腹泻;可出现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重者可出现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
3、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或委靡不振、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智力多数低于同龄儿童。
4、心血管系统症状:明显贫血时心率增快,严重者心脏扩大,甚至发生心力衰竭。
5、其他症状:因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常合并感染;可因上皮组织异常而出现反甲。此外,缺铁还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使体重增长率低于正常。
三、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1、先天储铁不足:胎儿从母体中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三个月为最多,故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和孕母严重缺铁等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导致其出生后发生缺铁性贫血。
2、铁的摄入不足:这是导致小儿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原因。人乳、牛乳和谷物中的含铁量非常低,因此如不及时给婴幼儿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就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
3、生长发育需求增加: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血容量增加较快,对铁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婴儿5个月和1岁时的体重分别是其出生时的2倍和3倍,此时如果不及时给婴幼儿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就易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4、铁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小儿对铁的吸收。小儿经常腹泻不仅会影响对铁的吸收,还会增加铁的排泄。此外,某些食物中的成分也会影响铁的吸收,如茶叶中的鞣酸、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等。
5、铁的丢失过多:长期慢性失血是导致铁丢失过多的主要原因,常见于一些疾病,如肠道息肉、钩虫病、牛奶过敏引起的肠出血等。
四、如何识别、诊断儿童缺铁性贫血呢?
1、当孩子表现出口唇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慌、反复感染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就能初步诊断。
2、规律定期筛查:有条件的孩子建议在3、6、9、12月龄以及1-3岁每半年1次、3岁以后每年1次行血常规检查,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或多胎、母亲孕期贫血的新生儿酌情增加筛查次数,查看孩子是否贫血,如果贫血建议进一步检查明确贫血病因。
四、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关键在于补充铁剂和去除缺铁原因。
1、补充铁剂
①常用制剂有硫酸亚铁、富马酸铁、葡萄糖酸亚铁等药物。最好于两餐之间服药,既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又利于吸收。
②同时口服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对于严重贫血或不能口服铁剂的患儿,可以采用静脉注射铁剂。
2、去除缺铁原因
①这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关键。缺铁性贫血多由饮食不当及不合理所致,应注意合理安排患儿的饮食,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组成。
②对于有慢性失血性疾病的患儿,还需同时治疗基础病。
3、对症支持治疗:如贫血很严重者,可能需要输血治疗。
4、还需对患儿进行营养支持,保证其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其健康成长。
五、儿童缺铁性贫血怎么预防?
1、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中铁的吸收利用率较高,因此应尽量坚持母乳喂养。如不能用母乳喂养时,可采用强化铁配方奶喂养。
2、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足月儿从4~6个月开始(不晚于6个月),早产婴及低体重儿从3个月开始,应逐渐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蛋黄、鱼泥、肉末、动物血等。
3、合理搭配饮食: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荤素搭配,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动物血液、鸡蛋黄等。同时,要避免与铁吸收相拮抗的食物,如茶、咖啡等。
4、定期检查血色素:出生6个月后和9个月后需各检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贫血。
5、加强健康教育:向家长普及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相关知识,提高家长对预防和早期发现贫血的重视程度。
儿童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通过了解其定义、症状、原因、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一疾病。家长应重视儿童的营养摄入,合理安排饮食,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纠正贫血。同时,医务人员也应加强对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共同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血液肿瘤科 徐基昕)
来源:大河报健康科普 编辑:郭莉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