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真:预防宫颈癌:全面认识与科学防护
宫颈癌作为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高发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排名靠前。据2023年ICO/IARC中国HPV和相关疾病报告显示,2020年在中国15至44岁女性中,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女性肿瘤第三位。因此,全面认识宫颈癌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一、宫颈癌的基本知识
1.宫颈的位置与功能:宫颈是子宫的最下端部分,形状为圆柱状,长度大约3厘米,宫颈的下段与阴道相连接。宫颈在女性的一生中,受精、妊娠和分娩的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2.宫颈癌的成因: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所致。HPV可存活于皮肤和黏膜上,感染部位包括口腔、咽喉、阴茎皮肤、外阴、肛门、阴道、宫颈和直肠。目前已知有200多种型别的HPV,其中高危型别HPV(如HPV16、18、52、58等)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3.宫颈癌的传播途径:HPV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但也可通过母婴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如皮肤黏膜接触、手接触HPV污染的物品后带入生殖器官,或通过接触带有HPV污染的浴巾、内衣等被感染。值得注意的是,HPV感染几乎没有症状,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了HPV,也不知道可以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4. HPV感染到宫颈癌的发展过程:HPV感染后,大多数情况下可被免疫机制自行清除,因此多数HPV感染是一过性且无临床症状的。然而,某些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导致癌前病变,从HPV感染发展到宫颈癌的时间各有不同,通常HPV持续感染经过10至20年的自然演化发展为宫颈癌。
二、宫颈癌的预防策略
预防宫颈癌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接种HPV疫苗、规范筛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保健、晚婚和计划生育等。
1.接种HPV疫苗:HPV疫苗接种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方法,属于宫颈癌三级预防策略的第一步。根据2023年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接种预防性HPV疫苗是预防HPV感染及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接种年龄:2021年中国《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优先推荐9至26岁女性接种HPV疫苗,并建议27至45岁有条件的女性接种HPV疫苗。其中,9至14岁未发生性行为的女孩应作为首要接种对象,因为年龄小容易激发更好的免疫反应,帮助青少年女性获得更好的保护。 疫苗效果:即使已经发生性行为的女性,接种HPV疫苗仍然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因为疫苗是多价的,即使感染了一个HPV型别,疫苗还可以预防该疫苗覆盖的其他HPV型别感染导致的病变。
2.规范筛查:规范的宫颈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病变的重要手段,可实现二级预防,通过及时治疗高级别病变来阻断子宫颈癌的发生。筛查方法: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HPV检测。通过定期的筛查,可以及时发现宫颈癌前病变,进而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防止其发展为宫颈癌。筛查频率: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宫颈癌筛查,特别是有高危因素(如多个性伴侣、早婚早孕、吸烟等)的女性应更加重视筛查。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之一。避免高危性行为:提倡晚婚少育,避免过早和频繁的性行为,减少性伴侣数量,以降低HPV感染的风险。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和卫生,避免使用公共浴巾、内裤等,减少HPV感染的机会。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是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应尽量避免。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和粗纤维食物,少吃辛辣、油腻和海鲜等发物,增强身体免疫力。
4.加强保健:积极治疗妇科疾病,如慢性宫颈炎、真菌感染等,加强自身抵抗力,也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之一。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等,及时发现并治疗妇科疾病。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抵抗HPV感染和宫颈癌的发生。
5.晚婚和计划生育:早年分娩与多产可增加罹患宫颈癌的风险,因此建议晚婚,实行优生优育,减少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三、总结
宫颈癌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癌症,通过接种HPV疫苗、规范筛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保健、晚婚和计划生育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女性朋友们应全面认识宫颈癌,增强预防意识,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保护自己的健康。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宫颈癌预防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女性对宫颈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共同推动宫颈癌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保障女性的生命健康。(中牟县人民医院(中牟县人民医院总医院) 妇科 赵真)
来源:大河报健康科普 编辑:郭莉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