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一文读懂脑梗:成因、症状与紧急应对措施
脑梗,又称为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缺血、缺氧,进而引发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脑梗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本文将全面解析脑梗的成因、症状以及紧急应对措施,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一疾病。
一、脑梗的成因
脑梗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大量吸烟、酗酒、过度肥胖、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是脑梗发病的重要风险因素。这些不良习惯会导致血管内膜损伤、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增加脑梗的发生风险。
2.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最常见的病因。这一过程涉及动脉内膜的损伤、脂质沉积、炎症反应和平滑肌细胞增生等多个环节,最终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当这些病变累及脑部血管时,会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脑梗。
3. 心脏病心脏病,如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等,容易导致心脏内的血栓形成。这些血栓一旦脱落,会随血流进入脑部血管,阻塞血管引起脑梗。此外,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也可能导致脑梗的发生。
4. 血液系统疾病部分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可能阻塞脑部血管,导致脑梗的发生。
5. 其他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脑梗的发病还与年龄、性别、遗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增加脑梗的发病风险。
二、脑梗的症状
脑梗的症状多种多样,轻重不一,但通常具有突发性和进行性加重的特点。常见的脑梗症状包括:
1. 头晕头痛脑梗死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脑组织缺氧,刺激神经引起头晕头痛。这些症状可能突然出现,且呈持续性加重。
2. 肢体麻木梗死部位影响到感觉神经传导通路,导致肢体感觉异常,出现麻木感。患者可能感到一侧肢体或面部麻木,甚至失去知觉。
3. 言语不清大脑语言中枢受损,影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患者可能出现言语不清、构音困难或失语等症状。
4. 偏瘫支配肢体运动的神经区域梗死,使相应肢体的肌肉失去神经支配,无法正常运动。患者可能出现一侧肢体偏瘫、行走不稳或失去平衡能力。
5. 昏迷大面积脑梗死或重要脑功能区梗死,导致脑部功能严重障碍,意识丧失。患者可能出现昏迷、嗜睡或谵妄等症状。
此外,脑梗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其他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脑梗的病情严重,需要及时就医。
三、脑梗的紧急应对措施
脑梗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预后效果。以下是脑梗发作时的紧急应对措施:
1. 快速识别症状一旦发现身边有人出现口角歪斜、言语不清、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等脑梗症状,应立即警觉,并拨打急救电话。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应尽量让患者保持平躺,去除枕头,使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气道导致窒息。同时,清除口腔内的异物,如呕吐物、痰液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 避免移动和晃动尽量避免移动和搬动患者,特别是不要随意搬动患者的头部,以免加重病情。同时,避免晃动患者的身体,以减少对脑组织的进一步损伤。
4. 控制血压如果患者血压过高,应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但如果血压过低,应暂停降压治疗,以免加重脑缺血症状。
5. 溶栓治疗如果患者在发病4.5小时内到达医院,且符合溶栓治疗的条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可以溶解堵塞血管的血栓,恢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减轻脑组织的损伤。
6. 介入治疗如果溶栓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患者不适合溶栓治疗,可以进行介入治疗,如血管内支架植入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等。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扩张狭窄的血管,恢复脑部的血液供应。
7. 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如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康复治疗可以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四、总结
脑梗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了解脑梗的成因、症状以及紧急应对措施,对于预防和治疗脑梗具有重要意义。公众应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积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血管问题。同时,在脑梗发作时,应迅速识别症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为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预后效果赢得宝贵时间。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脑梗的发病率和致残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周口市淮阳区第三人民医院 急诊科 王勇)
来源:大河报健康科普 编辑:郭莉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