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阳阳:海姆立克急救法:关键时刻的救命“神器”
一、海姆立克急救法的介绍
每年全球约有36万人因窒息而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可预防的。在这种紧急情况下,能否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常常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海姆立克急救法正是这样一种关键的急救技术,它被誉为"关键时刻的救命神器"。
该急救法由美国医生Henry Heimlich于1974年首次提出和推广。它是一种针对上呼吸道梗阻的有效救治方法,能够快速清除梗阻物,使呼吸恢复畅通。相比传统的拍背法,海姆立克急救法更加简单有效,被医疗界广泛推崇。尤其是在公共场合突发窒息事故时,掌握这一技能的普通群众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现场的"生命救护员"。
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和步骤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利用短促而有力的腹部压迫来创造一股"人工咳嗽",从而驱除阻塞呼吸道的异物。具体步骤如下:
(1)识别窒息症状。当一个人出现剧烈的咳嗽、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意识模糊等症状时,就要立即判断其可能遭受上呼吸道梗阻。
(2)站在受害者身后。分开双腿,双手环抱受害者腰部。一只手握成拳头,置于受害者腹部稍上方的位置。
(3)快速向上用力推压腹部。每次推压时力度要大,呈短促猛烈的动作。重复5次。
(4)观察受害者反应。如果梗阻物未能排出,则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异物完全排出或者受害者失去意识。
(5)如果受害者失去意识,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只适用于呼吸道梗阻引起的窒息,而不适用于其他原因导致的休克、心脏骤停等情况。在实施时也要注意避免对受害者造成进一步伤害。
三、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应用场景
海姆立克急救法可应用于各种窒息事故现场,主要包括:
(1)食物卡在喉咙中。这是最常见的窒息原因,尤其是老人和儿童容易发生。
(2)异物梗阻呼吸道。小孩易将玩具、硬币等塞入口中发生窒息。
(3)意外呛水。在游泳、洗澡等场合不慎吸入大量水分。
(4)中毒性气体吸入。一氧化碳中毒、化学品泄漏等都可能导致呼吸道梗阻。
(5)过敏反应引发的喉部肿胀。对某些食物或药物过敏的人群尤其容易发生这种情况。
无论发生在何时何地,只要是上述类型的窒息事故,只要现场有人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都能发挥关键作用,成为生命的接力手。
四、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注意事项
尽管海姆立克急救法简单有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判断受害者是否确实陷入窒息。有时表现症状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需要仔细观察。
(2)施救时要规范操作。手法不正确可能造成肋骨骨折、内脏损伤等并发症。
(3)注意受害者的身体状况。孕妇、肥胖者、老年人等可能存在特殊情况,需要谨慎处理。
(4)及时转移受害者。如果单人无法完成救援,要及时寻求他人协助,或拨打急救电话。
(5)掌握心肺复苏术。如果海姆立克急救无效,则需要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只有充分了解这些注意事项,掌握标准操作流程,海姆立克急救法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救人于危难的利器。
五、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效果及成功率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救治效果是有目共睹的。根据统计,当前成功率可达90%以上,成为急救领域最先进、最高效的技术之一。相比以往的拍背法,它不仅更加迅速有力,而且操作简单,即使普通群众也能掌握应用。
不过,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成功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首先是要及时识别窒息症状,并迅速采取正确的施救措施。其次是施救者的操作熟练程度,动作幅度和力度要恰当。再次是受害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果存在基础疾病,可能会降低成功几率。
总的来说,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救治手段,但它的成功关键在于现场施救者的专业素质和应急能力。只有普及这项技能,培养大家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生命救护作用。
六、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推广和培训
为了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技能,各国政府和医疗机构都在努力推广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应用。通常的方式包括:
(1)将海姆立克急救法纳入各类安全教育课程,如驾驶培训、员工培训等。
(2)组织定期的公众急救培训,鼓励更多普通群众学习掌握这一技能。
(3)在公共场所醒目位置张贴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流程图,增强公众的认知度。
(4)在媒体上广泛宣传推广,提高社会各界对这种急救方法的重视程度。
(5)鼓励社区、学校等基层单位开展急救知识普及活动,培养全民参与意识。
只有通过长期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公众的应急能力,海姆立克急救法才能真正成为普及于大众的急救技能,真正发挥其拯救生命的作用。让我们一起为建设一个更加安全、文明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急诊科 方阳阳)

来源:大河报健康科普 编辑:郭莉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