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业红:食品添加剂:被误解的“幕后功臣”,理化检验还原真相
在超市的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食品让人眼花缭乱。仔细查看食品的配料表,你会发现其中有很多看似陌生的名词,这些大多就是食品添加剂。在日常生活中,食品添加剂似乎总是背负着不好的名声,很多人一听到“添加剂”三个字,就会联想到不健康、不安全。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今天,就让我们通过理化检验来揭开食品添加剂的真实面纱。
一、食品添加剂究竟是什么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它的种类繁多,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就有上千种,涵盖了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多个类别。
二、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的“幕后功臣”
(一)延长食品保质期
防腐剂是食品添加剂中在这方面作用显著的一类。比如苯甲酸、山梨酸及其盐类,它们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以面包为例,如果不添加防腐剂,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面包很快就会长霉变质,无法食用。而合理添加防腐剂后,面包的保质期可以延长数天甚至数周,这不仅减少了食物浪费,还能让我们在不同的时间都能享受到美味的面包。
(二)改善食品的感官品质
色泽方面:着色剂让食品变得色彩斑斓。像胭脂红、柠檬黄等,它们可以使饮料、糖果、糕点等呈现出诱人的颜色。在果汁饮料中添加适量的天然色素,能够让饮料看起来更加接近新鲜水果的色泽,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香气方面:香料为食品增添了丰富的香气。无论是巧克力的浓郁香味,还是奶茶的香甜气息,很多都离不开香料的功劳。这些香料可以是天然的植物提取物,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它们让我们的饮食体验更加美妙。
口感方面:增稠剂可以改变食品的质地和口感。在酸奶中添加增稠剂,能使酸奶更加浓稠细腻,口感更好。而膨松剂则能让面包、蛋糕等变得松软可口,比如碳酸氢钠(小苏打),在加热过程中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膨胀,形成松软的质地。
(三)方便食品加工
乳化剂在食品加工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制作蛋糕时,乳化剂可以使油和水均匀混合,防止油脂分离,从而保证蛋糕的质地均匀、细腻。此外,在巧克力生产中,乳化剂能降低巧克力的黏度,使其更容易加工和成型。
(四)增加食品营养
营养强化剂是为了补充食品中缺乏的营养成分或特殊营养成分而添加的物质。例如,在食盐中添加碘酸钾,可预防碘缺乏病;在婴幼儿奶粉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三、理化检验: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保驾护航
(一)检测流程严谨科学
样品采集:从生产线上、市场上随机抽取食品样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整批食品的情况。
样品前处理: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对样品进行粉碎、溶解、提取等处理,使样品中的添加剂能够被准确检测出来。
仪器分析:运用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这些仪器可以对食品中的添加剂进行精准定性和定量分析。例如,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可以准确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等防腐剂的含量。
(二)严格遵守标准规范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严格的国家标准,理化检验就是要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这些标准。每种食品添加剂都有其规定的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比如,在酱油中苯甲酸的最大使用量为1.0g/kg,通过理化检验,如果发现酱油中苯甲酸含量超标,那么该产品就是不合格产品,不能进入市场销售。
(三)保障消费者权益
通过严格的理化检验,一方面可以防止企业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避免消费者摄入过多可能对健康有害的物质;另一方面,也能确保食品添加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这样,消费者就能放心地购买和食用各类食品。
食品添加剂并非洪水猛兽,它是食品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和丰富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理化检验则是确保食品添加剂合理使用的关键手段,它让食品添加剂在安全的轨道上为我们的饮食生活增添色彩。让我们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食品添加剂,享受它们带来的便利和美味。(通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业红)
来源:大河报健康科普 编辑:郭莉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