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帅伟:走进呼吸内镜世界:支气管镜全解析

一、支气管镜检查概述

支气管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和诊断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它是通过将一种细长、柔软的光学仪器(支气管镜)插入患者的呼吸道,从而直接观察和检查气管及支气管的内部情况。支气管镜不仅可以观察到病变部位的具体情况,还能进行活检取样、清除分泌物堵塞等治疗操作。因此,支气管镜检查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支气管镜最早在19世纪20年代由德国医生Killian首次应用于临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设备的升级换代,现代支气管镜检查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安全、快捷、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不同类型的支气管镜(刚性支气管镜、柔性支气管镜、超薄支气管镜等)可以满足各种临床需求,为医生提供更加全面和细致的观察和操作。

二、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

支气管镜检查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呼吸系统诊断性操作,其适应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肺部病变的诊断:支气管镜可以直接观察到肺部的病变情况,如肺癌、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异物吸入的诊断和取出:当患者吸入异物堵塞气道时,支气管镜可以直接发现异物并将其取出,从而及时解除气道梗阻。

(3)呼吸道出血的诊断和止血:支气管镜可以找到呼吸道出血的原因,并采取局部止血等措施。

(4)支气管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支气管镜可以观察到支气管狭窄的程度和位置,并可进行扩张或切除等治疗操作。

(5)分泌物的清除和采样:支气管镜可以吸引和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并进行病理学检查。

(6)治疗性操作:支气管镜可以用于肺癌、支气管扩张症等疾病的局部治疗,如喷洒药物、冷冻治疗、取样活检等。

综上所述,支气管镜检查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呼吸内科医生常用的一项关键性检查手段。

三、支气管镜检查的禁忌症

尽管支气管镜检查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也存在一些禁忌症,需要引起重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严重低氧血症:如PaO2<60mmHg的重症低氧血症患者,支气管镜检查可能会进一步加重低氧状态,因此禁忌实施。

(2)严重心血管疾病:如近期发生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支气管镜检查可能引发心脏不良反应,禁忌实施。

(3)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计数<50×109/L、凝血酶原时间>1.5倍正常值的患者,支气管镜检查后可能出现严重出血,禁忌实施。

(4)呼吸道梗阻:如支气管腔狭窄超过75%的严重梗阻,支气管镜检查可能进一步加重梗阻,禁忌实施。

(5)意识障碍:昏迷、谵妄等意识障碍患者,支气管镜检查可能会造成呼吸道意外损伤,禁忌实施。

(6)其他禁忌症:如近期发生肺栓塞、未控制的高血压、严重喘息等情况,也可能成为支气管镜检查的禁忌症。

因此,在实施支气管镜检查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仔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评估其是否存在上述禁忌症,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四、支气管镜检查的操作流程

支气管镜检查是一个复杂的操作过程,需要经过严格的准备和操作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术前准备:检查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评估其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支气管镜检查。同时需要告知患者检查目的、操作过程、可能的并发症等,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2)麻醉及镇静:支气管镜检查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需要先使用喷雾麻醉剂对患者的鼻咽部和喉部进行麻醉。对于难配合或需进行较复杂操作的患者,还需要全身镇静。

(3)插管并观察:在麻醉的基础上,将支气管镜小心翼翼地插入患者的鼻腔或口腔,穿过声门进入气管,逐步观察气管及支气管的情况。医生需要熟练掌握支气管镜的操作技巧,避免损伤气道。

(4)取样和治疗:如发现异常病变,可以在支气管镜下进行活检取样,或者采取其他治疗性操作,如喷洒药物、冷冻治疗、异物取出等。

(5)术后处理:检查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监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必要时给予输氧等处理。同时需要详细记录检查过程和结果,以供后续诊治参考。

支气管镜检查虽然操作相对复杂,但只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并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整个过程是安全、有效的。

五、支气管镜检查的并发症及处理

支气管镜检查作为一种微创性操作,虽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仍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呼吸道损伤:包括咽喉部、声门水肿、气管粘膜损伤等。这类并发症多见于操作不当或患者配合不佳的情况下,可通过及时处理、输氧等措施得到缓解。

(2)出血: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引起气道出血,尤其是活检后。大部分情况下为少量出血,可通过局部止血处理即可。但如果出血量大或持续存在,则需要进一步检查并采取积极处理。

(3)感染:支气管镜检查有导致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及痰中带血等症状。应根据细菌培养的检测结果,实施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4)心血管并发症:如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等。这类并发症多见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给予药物处理。

(5)其他并发症:如气胸、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痉挛、心肺功能衰竭等。这些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都可能危及生命,需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

总的来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操作,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低。但医生在实施检查时仍需格外谨慎,做好术前评估和术中监测,一旦发现并发症,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危害。

6. 支气管镜检查的未来发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支气管镜检查也必将朝着更加安全、精准、智能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说,未来支气管镜检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检查设备的升级换代:新一代支气管镜将更加小巧、精密,配备先进的光学成像系统、生命体征监测等功能,提高检查的精准度和操作安全性。

(2)检查技术的不断创新:如超薄支气管镜的应用、弹性支气管镜的发展、支气管内超声检查等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展支气管镜检查的适用范围。

(3)个体化精准诊疗:结合基因检测等手段,支气管镜检查可以为不同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4)智能化辅助诊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图像分析等手段辅助医生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的诊断和判读。

(5)微创治疗的广泛应用:支气管镜可以作为治疗手段,通过冷冻、光动力、射频消融等技术,实现肺癌等疾病的微创治疗。

总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支气管镜检查必将在未来医疗领域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精准、智能、安全的手段。(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内镜诊疗中心(支气管镜) 丁帅伟)

来源:大河报健康科普 编辑:郭莉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