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未来10年,郑州长啥样?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田育臣
1月23日,郑州市召开《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新闻发布会,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会上获悉,2025年1月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那么,未来十年,郑州将如何定位与高质量发展?各个片区将承担怎样的发展使命?
1月23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对该规划进行一一梳理,总结、归纳出了关键内容,供大家参考。
城市性质: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核心功能定位:
郑州要发挥中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对外开放门户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等功能。
规划范围:
包括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市域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中心城区由郑州市主城区(以下简称“主城区”)、郑州航空港区(以下简称“航空港区”)两大区域构成。
目标愿景:
国家中心城市,华夏文明古都。
到2035年,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基本建成;展望到2050年,全面建成国家中心城市,成为高效开放的枢纽门户、华夏文明的复兴之城、人才汇聚的创新高地、绿色韧性的人居典范,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
郑州城市发展,要守牢哪些空间底线?
到2035年,郑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83.1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08.5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547.02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2074.69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2025年全市用水总量不超过24.1亿立方米。
未来,郑州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如何?
以三条控制线和主体功能区定位为基础,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空间,构建以“五片融合、一带一区、双核三轴”为引领,山、河、城、田和谐共生的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五片融合
以区域特色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为核心构建的中牟平原高效现代农业区、新郑和新密中南特色农业生产区、荥阳沿黄生态种养区、巩义浅丘高效农业种植区、登封山区特色农业生产区这五个片区融合的我市农业空间格局,目的是为了拓展农产品多样化生产空间,稳步提高粮食产能、农业效益和农业竞争力。
◆一带一区
保护由黄河文化生态保护带、嵩山生态文化保护区组成的“一带一区”生态基底。目的是通过全面提升滨水生态空间质量,推动生态走廊功能释放,促进生态空间连接成网,努力形成高品质生态空间格局。
◆双核三轴
以主城区和航空港区为“双核”,共同构建承载核心战略功能的区域性中心。以区域交通廊道为支撑,构建陇海城镇发展主轴、京广城镇发展主轴、机登洛特色城镇次轴“三轴”引领的城镇空间格局。
◆陇海城镇发展主轴
由主城区、中牟组团、荥阳-上街组团、巩义组团及沿线城镇构成,主要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产业功能,提升区域城镇整体发展水平。
◆京广城镇发展主轴
由主城区、航空港区、南龙湖组团、新郑组团及沿线城镇构成,重点推动主城区与航空港区联动,主要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等产业功能,强化区域性经济要素集聚。
◆机登洛特色城镇次轴
由航空港区、新郑组团、新密组团、登封组团以及沿线城镇构成,重点加强城镇交通联系,主要是发展文化传承、旅游观光、生态体验等产业功能。
郑州将打造怎样的市域创新网络?
全面强化创新空间用地保障,构建“一带引领、一核聚力、两翼驱动、多点支撑”的市域创新网络。
◆“一带”即构建沿黄科技创新带,
◆“一核”即培育中原科技城,
◆“双翼”即以中原科技城、经开区为中心的科创东翼和以高新区为中心的科创西翼,
◆“多点”即依托郑州高新区、金水区、航空港区、经开区等重要技术创新中心,汇集各类创新要素,加强科技开放合作。优化先进制造业空间布局,新增产业空间重点向航空港区、经开区扩展片区、高新区扩展片区布局。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李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