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长假,河南多地文化盛宴遍地开花,非遗民俗璀璨夺目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王永璐
在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假期,河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感受中原大地的独特魅力。从郑州的古老文庙到安阳的殷墟遗址,从焦作的云台山非遗市集到许昌的曹魏三国文化,再到济源的非遗年味游,河南各地旅游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文化盛宴遍地开花,非遗民俗璀璨夺目。
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今年春节假期,全省累计接待国内游客5117.4万人次,旅游收入305.3亿元,与2024年春节假期相比,接待人次增长1.9%,旅游收入增长2.6%。而郑州、安阳、许昌、焦作等地也是成绩斐然。
安阳:历史与现代交融,欢乐年味浓
安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蛇年春节假期里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殷墟片区作为安阳文旅的重头戏,春节期间摇身一变成为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福地。殷墟遗址、殷墟博物馆、殷墟考古文旅小镇和洹河夜游等景点齐齐绽放,呈现了上百场演艺活动,将古老殷商文化与现代艺术表现完美结合。演员们身着华丽古装,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轻盈起舞,倾情演绎殷商时期的传奇故事,让游客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辉煌厚重的时代。
非遗“盒子灯”亮相安阳,洹河夜游大型沉浸式剧目《洹溯·大邑商》震撼开演,数百架无人机在洹河上空齐齐升空,如繁星般点亮夜空,为游客们带来了视觉和心灵的双重震撼。中国文字博物馆也不甘示弱,春节期间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在这里轮番上演,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感受中华文字的魅力。青少年展览、穿越时空探寻春节起源、非遗木板年画和剪纸互动体验等活动,让游客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了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
同时,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景区也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新春锣鼓、舞龙舞狮、非遗演出、修渠铜人巡游等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让游客们在欣赏山水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和奋斗精神。
郑州:非遗荟萃年味享,见“郑”欢喜中国年
2025年的春节,作为首个“非遗版”春节,郑州文旅以“见‘郑’欢喜年”为主题,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以及各项惠民措施,让文娱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假期生活,带来郑州文旅消费市场的一片火热。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了解到,春节期间,郑州市接待旅游人次再创新高
春节假期,从景区到博物馆、从街区到商圈,郑州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和欢乐的氛围。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则以“一年又一年 回河南过年”为主题,21个剧场排期拉满,为观众提供“超浓度”的戏剧体验;建业电影小镇将非遗民俗融入全天160场的节目演艺中,舞火龙、水上打铁花等非遗表演多点开花,满足游客的视觉体验;银基旅游度假区推出了“百兽闹春来银基”节庆主题活动,动物王国的蛇年金蟒、新晋顶流小熊猫等“动物天团”化身新春大使,与游客欢乐互动;郑州海昌海洋公园融合了“非遗、国潮、神仙”等多个热门元素,成为寻觅中国春节年味儿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值得一提的是,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携手20位非遗传承人在郑州文庙带来“商都儒韵·非遗雅集”活动,见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亚细亚卓悦城启动“巳巳如意过大年”系列活动,非遗戏法、杂技魔术、川剧变脸等各项演出轮番登台,引来市民围观不断。同时,中铁·泰和里以《福满泰和·巳巳如意》《唐宋风韵·梦华春禧》两大剧目点燃新春韵味。磨街文创园磨力跳蚤市集成为潮流新宠,各式摆件与非遗技艺让人目不暇接。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园毛绒新年SHOW轰动全城,正月初六游客爆满。管城区北顺城街年货文化节上,四川非遗烧火龙表演震撼上演,市民游客尽享郑州美食年味。
此外,郑州还迎来了一波冰雪消费热潮,新密银基冰雪世界、荥阳九龙口滑雪场、巩义嵩顶滑雪度假区等地冰雪旅游项目火爆,为市民提供了拥抱冬天的新方式。春节期间,郑州市各区(市)县旅游景点以及剧院、艺术中心、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居民社区等场馆,举办文艺活动、展览、义写春联、非遗展演、庙会、年货节等各类文化活动166项,营造了过年时节浓郁的烟火气息。
焦作:文旅市场火爆,非遗活动热潮涌动
焦作市在蛇年春节假期里以其强劲的文旅活力与城市吸引力,成为了众多游客的目的地。据焦作市文广旅局综合大数据监测和第三方抽样调查统计,春节假期焦作市共接待游客837.5万人次,按可比口径相比同比增长13.25%。其中,“非遗”成为今年春节年味游的关键词。
云台山景区作为焦作文旅的龙头,以非遗为核心,打造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景区内百余场民俗展演轮番登场,从舞龙舞狮、太极拳展演到经典豫剧,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完美融合。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云台山携手河南春晚共同打造的《云台非遗奇幻市集》,让游客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古风古韵的非遗世界。市集上,百位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木版年画、吹糖人等非遗绝活,赢得了游客的阵阵掌声。
除了云台山,神农山、陈家沟等景区也推出了丰富多彩的非遗表演。神农山景区的踩高跷、划旱船、舞龙舞狮、川剧变脸等非遗表演令人目不暇接;陈家沟景区的花灯展、舞狮、打铁花、国风杂技秀等非遗活动同样吸引了大量游客。此外,苏家作龙凤灯、孟州火龙舞、沁阳高抬火轿、中站耍老虎等众多非遗展演也在春节期间轮番上阵,向游客展示了焦作非遗的独特魅力。
焦作城区则以“五大园区”文旅活动为引领,开启了引客入城、留客在城的新局面。陶三文化艺术展汇集了非遗文化表演、陶瓷展览等多类业态,大沙河“又见·花火之夜”则通过升级实景演艺、怀川市集等业态和场景,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恩州驿新春奇妙游解锁了沉浸式新体验,人气爆棚;森林动物园新春灯会则通过举办马戏表演、海狮表演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家庭游客前来观赏。
许昌:文旅市场持续出圈,非遗民俗大放异彩
许昌市在2025年春节假期里,围绕曹魏三国、钧瓷文化、生态文化、胖东来商旅融合等品牌,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据统计,假日期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到854.42万人次,综合收入突破59亿元,充分展示了许昌市春节文旅市场的强大吸引力和消费活力。
温泉旅游产品备受热捧,通过“冬游河南·踏雪寻梅”2025河南温泉旅游季活动的成功举办,各大温泉景区相继推出康养度假、欢乐亲子等套餐优惠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同时,许昌市充分利用其作为三国文化发源地的独特优势,推出了一系列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如春秋楼景区的《春秋忆梦》光影秀暨情景剧《忠义千秋》、灞陵桥景区的新春庙会暨新春灯会、曹丞相府的“魏武挥鞭”实景演艺及新春大庙会活动等,让游客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非遗民俗活动也是许昌春节的一大亮点。禹州市、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魏都区、建安区等地纷纷举办新春美食文化旅游节、民俗文化节、戏曲艺术春节系列展演等活动,让观众在欢乐中欢度春节,感受许昌民俗风情和非遗魅力。文博社教活动也趣味横生,各县(市、区)和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和社教活动,让广大市民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济源:非遗年味浓,文旅活动精彩纷呈
今年春节,济源文旅同样精心谋划,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进一步激发了春节期间的旅游热情。据统计,1月28日至2月4日,济源示范区共接待游客253.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9亿元,逛灯会庙会成为体验年俗的重头戏,“年味游”成为新时尚。
围绕“巳事如意贺新春 济水之源庆华年”主题,济源推出了六大类、二十余项文旅活动。王屋山景区以“新年祈福王屋山‘蛇来运转’过新年”为主题,举办了登高祈福、金顶撞福钟、新年观太岁等一系列精彩活动;五龙口景区则通过西游仙魔团真人秀互动表演、传统猴戏表演等演艺活动以及冰挂景观,为游客带来了不一样的年味体验。小沟背·银河峡景区以晶莹剔透的冰瀑、造型各异的冰挂为主要展示内容,邀请游客在峡谷中开启一场独特的春节之旅;黄河三峡则以“南北狮舞闹三峡,欢天喜地迎新春”为主题,舞狮地场、飞狮梅花桩等精彩表演不断。
在非遗传承方面,济源各景区、博物馆围绕“非遗+”,推出了舞龙舞狮、赏灯、手工制作等各类民俗活动。世纪广场的“巳事如意贺新春”文化惠民演出周,每天为市民游客奉上精彩的豫剧古装大戏等专场惠民展演;王屋山景区持续开展舞龙舞狮民俗表演等活动;济渎庙乙巳年春节文化庙会也带来了丰富的视听享受,营造出浓浓的年味。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张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