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评价石油资源量4.27亿吨!三门峡盆地油气资源探获高产工业油流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瞧
2025年2月7日,记者从河南省地质局获悉,三门峡盆地油气资源勘查实现重大突破,初步评价的石油资源量达到4.27亿吨。这一发现不仅实现了国内中小盆地新区新层系找油的新突破,还成为了省部合作实施大项目的新典范。
三门峡盆地油气资源接续基地调查是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部署的2024年重点项目。经过试油成果证实,该盆地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早在202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中心就在灵宝区块部署实施了“豫峡地1井”,机抽获得初始日产量56.14方、稳定日产量27.53方,油质为轻质原油,品质优良,这一成果实现了三门峡盆地50年来油气调查的重大突破。
(出油了!)
为了进一步推进油气资源调查,2023年12月,河南省政府与中国地质调查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践行“政府主导,公益先行,商业跟进,科技引领,快速突破”的央地企协调联动机制,在久攻未克的南华北地区中小盆地群推进油气资源调查。河南省对此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三门峡盆地油气资源勘查工作专班。
在省工作专班的指导协调下,河南省地质局与油气调查中心联合组建了项目团队,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快速突破”的新机制,细化工作任务,率先启动了灵宝地区油气资源评价工作。项目团队开展了大规模的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相当于给地下层位做“CT”,以初步判断油气存在的位置。
(2023年12月2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河南省政府签约)
通过大量的地质调查和地震勘探工作,项目科研团队建立了区域构造演化模式,评价并优选了有利油气区带。2024年5月31日,经专家论证,在灵宝区块函谷关部署实施了豫灵1井和豫灵2井。两口井分别由豫地科技集团下属的资环三院和资环四院进行施工。据悉,这两口井的钻探工作相继在7月中旬开工,并在8月和9月相继完钻。
试油成果显示,三门峡盆地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豫灵1井经测试获得稳定日产量15.5方,而豫灵2井的两个试油层段分别获得了自喷稳定日产量31.62方和机抽稳定日产量92.52方。结合此前豫峡地1井的试油情况,初步评价盆地常规石油地质资源量为4.27亿吨。
三门峡盆地油气资源的新突破,不仅有望打开南华北地区油气勘探新局面,更将为我国中小盆地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样板和先例。这一成果打破了三门峡盆地烃源岩成熟度低、生油层薄、油气潜力有限的传统认识,创新形成了断陷盆地晚期成藏油气地质认识,指导了有利区带评价和井位优选。
(豫灵1井)
河南省地质局有关专家表示,总结推广三门峡油气勘查的成功经验和理论技术,有利于推进河南省工作程度低的中小盆地群油气调查,取得新区域新层系油气发现,实现“由点到面”的突破,形成南华北盆地群油气资源接续基地。这将引领企业勘探开发,增加区域油气自主供给能力,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三门峡盆地油气勘查的重大突破,大大提振了中小盆地油气勘查的信心。这一成果对引领我国356个中小盆地勘查、推动我国油气资源增储上产、对我国类似条件中小盆地勘探开发具有示范作用。同时,它也为国家开拓油气资源接替领域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案,对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