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萌:肺结核防控新进展:早期发现,规范治疗
肺结核,这一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2022年全球结核病感染者人数达到了惊人的1060万,其中新确诊的病例有750万,不幸离世的患者更是高达130万。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结核病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则是防控策略中的两大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肺结核的早期发现方法、规范治疗策略以及当前防控领域的新进展。
一、肺结核的早期发现
肺结核的早期发现对于治疗和防控至关重要,因为早期治疗可以显著减少传染期,降低死亡率,并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早期发现方法:
1.症状识别:
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包括持续咳嗽、咳痰、咯血、午后低热、盗汗、月经不调或闭经等。特别是咳嗽、咳痰持续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高度怀疑肺结核。这些症状虽然不具有特异性,但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咨询。
2.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和CT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手段。X线检查可以发现肺内病变的部位和范围,而CT检查则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结构和病变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结核并判断病情发展。
3.实验室检查:
痰液和唾液涂片检查、痰培养检查和结核菌素检查是肺结核的常用实验室检查方法。痰液和唾液涂片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是否存在结核杆菌,痰培养检查则可以培养出肺结核病菌,是诊断肺结核的金标准。结核菌素检查则可以判断体内是否存在结核杆菌感染。
4.新技术应用:
近年来,靶向高通量测序(tNGS)技术以其高效、精准和快速的特点,成为了感染性疾病诊断领域的新星。该技术能够一次性鉴定出多种分枝杆菌及其耐药基因,为临床提供了详尽的耐药基因突变信息,为精准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肺结核的规范治疗
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是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用药。规范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并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以下是肺结核规范治疗的主要内容:
1.化学治疗:
肺结核的化学治疗主要包括标准疗法、两阶段疗法和短程疗法。标准疗法适用于无明显自觉症状的原发型肺结核,需要每日服用异烟肼、利福平等药物,疗程为9-12个月。两阶段疗法适用于活动性原发型肺结核等,分为强化治疗阶段和巩固治疗阶段,需要联合使用多种抗结核药物。短程疗法是结核病现代疗法的重大进展,其作用机制是快速杀灭机体内处于不同繁殖速度的细胞内、外结核菌,使痰菌早期转阴并持久阴性,且病变吸收消散快,远期复发少。
2.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按效力和不良反应分为一线药物和二线药物。一线药物包括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具有强杀菌作用、价格低廉、副作用少、可口服的特点,是治疗肺结核病的基本药物。二线药物包括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对氨基水杨酸等,主要用于耐药结核病的治疗。
3.对症治疗:
在有充分有效抗结核药物保护下,可以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抗炎治疗,有助于改善结核病严重毒性症状,也可促进渗出液的吸收,减少粘连,降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4.预防性治疗:
对于潜伏性结核感染,特别是与结核病相关的疾病患者(如艾滋病、糖尿病等),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以减少结核病的发生。
三、肺结核防控新进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防控策略的不断优化,肺结核的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以下是一些最新的防控进展:
1.新技术应用:
除了tNGS技术外,还有其他新技术如基因芯片、液体培养等,也在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还为精准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2.疫苗研发: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目前,卡介苗(BCG)是预防儿童重症结核病的主要疫苗。然而,BCG对于成年人的保护作用有限。因此,研发新的结核病疫苗是当前的重要研究方向。
四、结语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的策略,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和消灭这一疾病。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防控策略的不断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肺结核的防控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新郑华信民生医院 呼吸内科 高萌)
来源:大河报健康科普 编辑:郭莉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