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医三附院那些“领头雁”“排头兵”——陈国荣:生命相托 医者仁心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波 通讯员 黄达 张恩祺

编者按:

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有这样一批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他们是学科建设的“领头雁”,不断推进各项医疗技术再上新台阶;他们是治病救人的“排头兵”,以过硬的医疗技术赢得患者的赞誉。他们时刻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医者使命,始终在医学领域深耕,庇护群众身体健康。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医路专注”,回顾医者们的从医之路,感受他们终身专注做好一件事的精神,和对国家、对百姓、对医学事业最深沉的爱。

在医学的浩瀚星空中,有这样一位医者,她以精湛的医术、严谨的态度和温暖的心灵,照亮了无数肿瘤患者的康复之路。她,就是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陈国荣。

医术精湛 创新不止

自1989年从学校毕业以来,陈国荣便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肿瘤内科事业。三十余载春秋,她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医者仁心的壮丽篇章。在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面,陈国荣展现出了卓越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她不仅熟练掌握化疗、放疗、靶向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还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与实践,为患者提供了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特别是在癌痛的诊治上,她更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治疗体系。

2012年,陈国荣作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项目负责人,带领科室团队荣获河南省首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首批国家卫计委“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培育单位;2017年开始关注“难治性癌痛的治疗”,形成了对难治性癌痛的治疗特色。由此,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于2021年被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评为“全国优秀基层医院”。

多年来,她的团队一直坚持为癌症患者提供诊断与鉴别诊断,肿瘤合并疼痛、糖尿病、血栓形成等都可以得到规范化的治疗,取得了系列成果,在《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现代肿瘤医学》等刊物发表临床研究成果。最近又开展了针对缓解疼痛、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等中医治疗,如火龙罐、穴位敷贴等项目,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心系患者 温暖如春

陈国荣深知,医学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人文关怀的体现,尤其是在肿瘤、癌痛这个病种领域,很多患者一听到自己得了肿瘤、癌症,非常容易绝望、自我放弃。陈国荣在临床35年来,始终将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用温暖的话语、贴心的服务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和赞誉。

2024年一天的清晨,一位老先生怀着满腔的感激之情,踏入了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二病区的护士站。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并感谢陈国荣团队的医护人员。老先生的话语中充满了深情与敬意,他在意见簿上留下了这样的评价:“医术精湛,医风高尚,急病号之所急,需病人之所需。护士们事好办、脸好看,话好听,情热忱。”这些简单却真挚的话语,是对医护人员工作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原来,七年前老先生的老伴曾接受过陈国荣团队的治疗。那时的她,无法接受患病的现实,又担心治疗费用,一度想要放弃治疗。正是陈国荣及时出现和耐心的劝解,才让她重新燃起了治疗的想法,并最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老先生感慨地说:“我们是农民,不会说些感谢的话,但如果没有陈大夫,我的老伴可能早就不在了。”这简单的话语背后,是陈国荣对患者病情的精准预判和对患者心理的深刻理解。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仅要具备精湛的医术,更要有一颗关爱患者的心。

传道授业 桃李满天下

陈国荣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和河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副会长等职务,深知培养年轻医生的重要性。她将自己的医术和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年轻一代,为肿瘤内科领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接班人。

2024年3月以来陈国荣带领团队开始开展针对缓解疼痛、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等中医治疗,如火龙罐、穴位敷贴等项目,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独特的诊疗方案,她带领年轻医生不断探索,既让患者减轻了疼痛也大大降低了癌症诊疗费用。

陈国荣认真带教本科生、研究生和规培学员,坚持“在临床中做科研,在科研中做临床”,先后培养研究生30位,奔赴各级医院,成为学术骨干、临床骨干;她身体力行,坚持临床预防科研并重,先后主持省厅及项目7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先后获省级科技成果进步奖2项、厅级科技成果奖3项。

陈国荣说,“坚持临床与科研两手抓,才能成就一名高水平的医生”。她的学术成果丰硕,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和交流心得,为推动肿瘤内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谢景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