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水产病害多 新医“鱼博士”科技服务团鱼塘边上解难题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波 通讯员 丁芸 毛会丽

4月5日至15日,新乡医学院“鱼博士”科技服务团的关建义博士带领团队成员多次来到延津县,到小刘庄鱼塘、银丰水产养殖合作社和常村养殖场调查春季水产品养殖情况,并开展鱼类病害防控和春季池塘管理技术服务。

春季气温起伏大,水温不稳定,多口鱼塘出现大批鱼类死亡现象。团队实地查看后,初步判断死亡归结为四方面:一是早晚温差大,水温对流形成“返底”现象,池底有毒有害物质迅速释放,加上越冬鱼类抵抗力下降,极易出现应激和中毒反应;气温突降引发池塘缺氧、水质恶化、倒藻等问题,导致鱼类死亡。二是越冬池塘的“老水”没有彻底清淤消毒,底质没有净化到位,水质不过关;三是春季是水霉病感染的高发期,感染的草鱼、鲢鱼在眼睛、身体上有棉絮状的白灰色附着物,体表黏液增多,皮肤溃烂。四是春季分塘、拉网等操作不当,造成鱼体机械损伤,易发生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

针对上述问题,关建义团队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建议养殖户优先抽排“老水”,转移池底活鱼,彻底清淤消毒并净化底质,随后注入干净井水;若时间紧迫,需立即启动增氧机,引入外源水,并开展改底解毒、培藻培菌工作。

此外,针对春季鱼病防范和池塘管理工作,团队建议养殖户捕捞和运输中避免剐蹭鱼体,伤鱼要隔离“疗养”;喂养完全腐熟的肥料,避免为水霉提供生长环境;一旦发现死鱼或者水霉病严重的鱼,要及时清理避免感染,受重伤的鱼要及时隔离,并给予高锰酸钾或碘溶液涂抹伤口,或用3%~5%的食盐水杀菌治疗;适量投放营养丰富的饲料,避免鱼类营养不良;控制放养密度,保证活动范围;加强寄生虫防治,发现水池和鱼体有寄生虫要及时治疗或者捕捞。

期间,团队还到延津县其他养殖场开展调查,现场为养殖户讲解草鱼、鲈鱼、锦鲤的春季管理技术,给出应对补救措施,确保水产品不因春季病害而减产。养殖户表示:“‘鱼博士’团队教的方法简单好用,关博士一来我们心里就有底儿了。”

作为河南省科技特派员,长期以来,关建义博士带领“鱼博士”科技服务团扎根水产养殖一线,以科技服务推动本地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曲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