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重点媒体盐城行|“打鸟”好去处!每年数百万只候鸟在条子泥湿地驻足停歇,被誉为“鸟类天堂”
4月23日,盐城市委宣传部、现代快报社共同组织的“改革开放勇突破 绿色低碳当先锋——全国重点媒体盐城行”活动来到盐城东台市,一行人实地感受“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盐城的绿色生态魅力。
最近的东台条子泥湿地颇为热闹,这里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候鸟春迁期。众多候鸟从南半球跨越万里,齐聚这片黄海之滨的生态沃土,开启春迁旅程的中转与补给。
今年春迁高峰期,条子泥湿地观测到超过数十万只候鸟,涵盖蛎鹬、黑嘴鸥、灰斑鸻、白腰杓鹬、黑腹滨鹬、大滨鹬等鸻鹬类“主力军”,以及勺嘴鹬、东方白鹳、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种。
“哇,好多鸟啊!”“这里生态环境真好。”……来到全球首个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720亩高潮位栖息地,大家通过望远镜清晰地观测到候鸟,它们时而梳理羽毛,时而悠闲休憩,时而展翅翱翔,好不惬意。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条子泥湿地处黄海辐射沙脊群的顶点,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区域总面积约129万亩,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中心节点和关键区域,以其丰富的底栖生物资源和修复后的健康生态系统,成为候鸟迁徙途中不可或缺的“加油站”,是当之无愧的“鸟类天堂”。
公开信息显示,每年数百万只候鸟在条子泥驻足停歇,被国际专家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在不同的季节,到条子泥湿地可以观赏到不同的鸟类。
(图源 盐城发布)
截至2024年,条子泥记录到的鸟类种类已增加至414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2种,二级71种,包括IUCN红色名录,极危物种4种,濒危物种9种,易危物种16种。
其中,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勺嘴鹬,极危物种勺嘴鹬最多时可达200余只,占当时全球种群近1/3,占地3000多亩的红蒿地,作为黑嘴鸥全球三大繁殖地之一,每年筑巢数量约1800-1900巢,最高时超过2000巢。
(图源 盐城发布)
3-4月正值候鸟春季迁徙的高峰,白腰杓鹬、反嘴鹬、黑嘴鸥等鸻鹬类“主力军”汇聚滩涂,勺嘴鹬、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种,频频出现在“720高潮位栖息地”。
(图源 盐城发布)
2019年7月5日,中国黄(渤)海候栖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14处、江苏首个世界自然遗产,条子泥湿地是其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图源 盐城发布)
阳光、飞鸟、盐蒿、游客……勾勒出一幅灵动的大美湿地生态画卷。
来源:现代快报 盐城发布 编辑:陈朋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