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荣:心力衰竭患者水肿,饮食中该如何控制钠的摄入?
心力衰竭患者常因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出现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控制钠的摄入是心力衰竭患者饮食管理的关键,有助于减轻水肿、降低心脏负担、改善症状。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饮食建议:
因此,在日常饮食中,患者需严格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合理控制钠的摄入量。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如何实施这一饮食管理策略。
一、明确钠摄入量的限制标准
1.对于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Ⅰ-Ⅱ级),建议每日的钠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
2.中度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应限制钠摄入量在每日3克以下。
3.对于重度心衰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Ⅳ级),建议进一步减少摄入量至2克以下,甚至更低。
二、识别并控制“隐形钠”
1.调味品:除了食盐,酱油、味精、鸡精等调味品也含有较高量的钠。例如,每5毫升酱油约含钠1000毫克。在烹饪时,应尽量减少这些调味品的使用量。
2.加工食品:火腿、香肠、腊肉、咸菜、罐头食品、方便面、薯片等加工食品通常含有较高的钠含量。以某品牌火腿肠为例,每100克中含钠量大约为1000毫克。心力衰竭患者应尽量减少这类食品的摄入。
三、选择低钠食品
1.主食:选择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全谷物食品,这些食品钠含量相对较低,且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
2.蔬菜和水果:大多数蔬菜和水果钠含量较低,如菠菜、西兰花、苹果、香蕉等。但要注意,一些腌制蔬菜(如咸菜)钠含量较高,应避免食用。
3.肉类和鱼类:选择新鲜的肉类和鱼类,避免加工肉类。例如,每100克新鲜鸡胸肉约含钠70毫克,而每100克火腿肠约含钠1000毫克。
四、烹饪技巧
1.选用天然香料:以柠檬汁、醋和香草(例如迷迭香、百里香)等天然香料取代部分食盐,为食物增添风味。
2.掌握加盐的时机:在烹饪过程中,建议先不加盐,直到菜肴即将出锅前再适量添加,这样不仅能够减少盐的用量,还能让盐味更加突出。
五、饮食安排实例
以下是一个针对轻度心衰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的一日饮食安排实例:
1.早餐:燕麦粥(燕麦30克)、水煮蛋(约60克)、牛奶(200毫升)。
2.上午加餐:苹果(1个,约150克)。
3.午餐:糙米饭(100克)、清蒸鱼(100克)、炒菠菜(200克)。
4.下午加餐:酸奶(100克)。
5.晚餐:全麦面包(50克)、番茄炒蛋(鸡蛋50克、番茄100克)、清炒西兰花(200克)。
6.全天总热量摄入:约1500-1800千卡,其中蛋白质约70-90克,碳水化合物约200-250克,脂肪约40-50克,钠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液体摄入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
六、其他注意事项
1.饮食规律与少食多餐:心衰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将每日的食物分成5-6餐进食,这样既能减轻心脏每次泵血的负担,又能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导致胃肠道过度充盈,引起膈肌上抬,影响心肺功能。
2.食物的质地与消化性: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粗糙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3.限制液体摄入:除了钠盐,液体的摄入量也需要严格控制。过多的液体摄入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水肿加重。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每日的液体摄入量,并尽量选择低钠、低盐的饮品,如清水、淡茶等。
4.避免饮酒:酒精对心脏有直接的损害作用,会加速心力衰竭的进程。因此,心力衰竭患者应严格戒酒,避免任何含酒精的饮料。
5.定期监测体重与症状:患者应定期监测体重,注意观察身体的水肿情况,以及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的变化。若出现体重急剧增加、水肿加重或症状恶化,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控制钠的摄入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至关重要,有助于减轻水肿、降低心脏负担、改善症状。患者应明确钠摄入量的限制标准,识别并控制“隐形钠”,选择低钠食品,并掌握一些烹饪技巧。同时,注意饮食规律与少食多餐,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通过合理的饮食管理,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新安县人民医院 心内科 张少荣)
来源:大河报健康科普 编辑:郭莉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