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辅导前员工:工作时长常超12小时,目睹同事加班晕倒后离职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梁奇慧
4月25日上午,猿辅导就网传武汉公司员工猝死事件作出回应:4月23日,武汉公司员工李某某突发意外不幸离世,该员工发生意外期间,正值武汉公司员工倒休假期,当日所在团队没有安排加班。24日,有媒体从死者亲属处获悉,李某某2020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猿辅导工作,原计划今年5月2日举行婚礼。
4月25日,猿辅导武汉公司的一名在职员工告诉大河报《看见》记者,该员工猝死当天公司通知员工调休了半天,当晚大家就已经恢复正常上班。
24日,猿辅导员工猝死一事登上热搜,引起网友对教培行业加班严重、工作环境高压等讨论,多位猿辅导前员工向大河报《看见》记者讲述了自己曾在该公司的工作经历。
工作时长常达12小时以上,有人曾目睹同事在加班后晕倒
吴女士刚从猿辅导武汉公司离职不到一周,24日,她告诉《看见》记者,公司规定的上班时间是下午1点到晚上10点半,但实际上几乎没执行过,“在我们组,普通员工没有早于晚上11点下班的”。
吴女士告诉记者,如果赶上续报期(续报指的是辅导合同已结束或即将结束,客户重新和培训机构续约、续费的行为),再加上没有开单的话,一般要从上午11点一直工作到晚上12点,并且没有任何加班费,她说,现在猿辅导一年是4个续报期,一个续报期持续的时间是一个月。
另一位2022年从猿辅导离职的员工小达称,他曾在猿辅导武汉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续报期间常常在中午12点或12点半被叫来公司,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半或者晚上12点。
小达称,续报期间,他被要求每天打出至少50个电话,通话累计时长2个小时。“很多家长也不愿意沟通那么久。”而他们为了达到2个小时的通话时长,常常会加班打更多的电话来凑时长,再加上大多数员工都是兼顾销售和教学,还要抽时间完成录视频课、给学生讲题、回答家长的问题等。
“我当时在猿辅导待了快两年,后期很崩溃。”小达说,“离职三年了,说实话我现在还有心理阴影。”
2022年从猿辅导武汉公司离职的小派告诉记者,续报期间工作时长基本都在12个小时以上,2022年1月,他曾在办公室目睹一位同事在工位上晕倒,事后该同事在就医、休养期间仍被要求要完成工作量。当时正值寒假和春节学期的续报期,被要求每天早上7点半到工位,晚上11点之后才能下班,之后不久,他与这名同事均选择从猿辅导离职。
后台监控员工工作状态,超20分钟未打电话会被问责
小派说,除了工作时长和工作量,他们在工作时也一直处于被监控的状态,猿辅导当时开发了一个系统,在工作微信、企业微信上所有的聊天记录都会上传到服务器,公司后台都能看到。
吴女士也告诉记者,公司的上级会用后台监控他们的工作状态,“异常间隔”达到20分钟,就会受到关注,“如果我有20分钟没呼出电话,他们就会截图发给我,问我干什么去了”。
这一点在猿辅导旗下子品牌斑马的前员工小刘处也得到了证实,她说,上级会看每个员工的后台状态,看一段时间内打出了多少个电话,如果20分钟没打电话,就会提出意见。此外他们还会监听通话的内容,“如果他们觉得你话术不够好,或者你话术够好但是没有家长开单,就会给拉到‘小黑屋(会议室)’里,很多人一起打电话,一直打到出单为止,我曾从下午三四点打到了晚上九点半”。
此外,猿辅导还设置了一套“黄红线”判罚规则,吴女士说,如果跟同事吐槽、抱怨被发现,公司就会判定为触犯黄线,一般罚款500元至1000元。小派向记者展示了几封他在职时收到的公司邮件,标题为《辅导老师管理红黄线触犯记录》,其中触黄线理由包括“工作时间在小教室内玩手机”“在工位看视频”等,处罚结果为扣除0.5绩效,如有下次视为红线。触红线理由包括“多次在组群内议论、负面评价同事,发表对公司的负面言论”等,将予以辞退处理,扣除全部绩效,永不录用。
据悉,猿辅导是由北京猿力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在线教育平台,2015年6月正式上线,覆盖小学至高中全学科在线辅导。2019年12月16日,猿辅导列入第一批教育App备案名单。2022年11月,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厦门揭晓了“2022中国互联网综合实力前百家企业”榜单,北京猿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猿辅导)排名39位并在教育类上榜企业中名列前茅。
北京康达(郑州)律师事务所姚坤25日接受《看见》记者采访时称,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 8 小时、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累计不得超过 40 个小时,如需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延长超过 1 小时,特殊情况下每日不得延长超3个小时,但每月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如上述劳动者所述情况属实,该公司可能已违犯劳动法,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加班行为责令改正,并可进行处罚,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经济补偿金等,未获加班费的离职员工也可以通过向劳动仲裁部门去主张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不过在此也提醒广大劳动者,在工作、加班时需注意留痕、保存证据,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新闻报料请私信微信公众号“大河看见”)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刘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