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证追凶22年,辽宁鞍山双尸命案终告破

新京报记者 吴梦真 马毅菲 编辑 彭冲 制作 罗伟伟 校对 杨利

一场因盗窃败露引发的双尸命案,在辽宁鞍山尘封22年后终得昭雪。2025年,鞍山警方依托刑事技术突破,从残缺物证中锁定犯罪嫌疑人,让发生在2003年铁东区某居民楼内的一桩血案真相浮出水面。

几代刑警在卷宗堆里抽丝剥茧,在技术迭代中捕捉战机,用执着完成了一段跨越时空的追凶使命。

▲警方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 图源:鞍山警方

━━━━━

行窃败露

十几岁青年造成双尸命案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2003年8月17日凌晨5时许,鞍山市铁东区某老式居民楼内发生一起命案。值班刑警到达现场看到,屋里墙面喷溅状的血迹触目惊心,70多岁的王老爷子倒在楼梯间血泊中,已无气息,30多岁的儿子王某川身中数刀倒在房间,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

▲案发小区。图源:鞍山警方

案发后,警方在现场提取到了关键物证。但受限于2003年的技术条件,仅能判断作案者为两人。通过大量走访调查,一位目击者称“隐约看到有两人从小区往外跑”,但因天色昏暗无法辨识样貌。

“当年排查了很多可疑人员,但都无法对上。”铁东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李坤远告诉记者,案件侦破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受害者家属告诉记者,王某川排行老四,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在铁东区一所学校担任数学老师,“他很有耐心,教学也不错,也很孝顺,一直在照顾父亲。”案发时,王某川的孩子才九岁。

这起案件一直在受害者家属心里埋藏,一代代刑警也没有放弃,他们持续梳理线索,不断尝试用新技术、新手段围绕现场物证开展工作,期待技术突破。

2024年,李坤远调到刑警大队重案队工作后,从前辈手中接手该案。他一遍遍梳理当年的笔录、案件卷宗和物证,吃饭休息的时候都会反复思考案件细节,和同事讨论破案思路。

今年,随着刑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刑侦局运用最新技术手段,成功从当年提取的残缺物证中获取关键信息,案件侦查取得突破性进展。犯罪嫌疑人龙某、陆某进入警方视野。

━━━━━

收网

命案沉积22年后告破

经侦查,龙某与陆某案发后始终未离开鞍山:龙某靠打网游卖装备维生,每周仅出门采购一次;陆某开出租车为业,下班后闭门不出。22年间,二人极少社交,未再作案,完全隐匿在城市中。

鞍山市公安局刑侦局暴力犯罪侦查大队民警白学刚介绍,发现两人线索后,刑侦局与铁东公安分局联合成立了专案组并制定了抓捕方案。

今年4月份的一个雨天,专案组民警潜入某老旧小区,将龙某抓获。经审讯,龙某供述了22年前作案同伙陆某。民警乘胜追击,迅速将陆某缉拿归案。至此,这起沉积22年的命案积案终于告破。

▲警方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图源:鞍山警方

据二人供述,龙某和陆某是发小,两人很早就辍学,2003年案发时,年仅十八九岁的两人因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拮据,选择了入室盗窃。案发日凌晨,二人入室实施盗窃时被王某父子发现,遂持刀行凶后逃离现场。

“这起案件的侦破是几代鞍山刑警坚持的结果。”办案民警表示,“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目前,犯罪嫌疑人龙某、陆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鞍山警方一直在开展命案积案侦破工作。案件发生时间越长,侦办难度也越大,随着时间流逝,重案组民警的压力也在增大。

“但是,如果我们放弃了,谁来为他们申冤。家属都等着案子的结果呢。”李坤远说。

据了解,2024年以来,鞍山警方共破获命案积案13起。

办完这个案子,李坤远感觉脑中紧绷的发条松了一下。但很快,他们又将投入到下一个案件中。

来源:新京报 编辑:丁丰林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豫视频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豫视频的观点和立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