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广东人烫碗令人恶心”的著名专家,是何来头?

极目新闻评论员 石平

近日,资料显示汪中求为中国精细化管理研究所所长、著名细节管理学家、《细节决定成败》的作者汪中求,曾表示对广东人用开水烫碗的习惯感到“恶心”的一段视频,引发网友热议。

视频中,汪中求语气嫌恶地表示,他非常反感广东人将经过消毒的碗筷,再用开水重新泡一次,还把塑料纸和泡碗的水专门用器皿盛放,“那个场景非常地糟糕,让人很恶心。”(据5月26日羊城晚报)

网络视频截图

这位著名专家的一句“恶心”,不光广东人听了生气,谁听了都会觉得,烫个碗而已,招谁惹谁了?没事点“地图炮”,到底是闲得慌?还是想博流量?

广东人拿开水烫碗,本地话叫做“啷碗”,广东气候湿热,大家都很在意卫生清爽,所以养成了这么一个习惯。就算从科学角度看,烫碗消毒的效果有限,但用开水冲一下,至少是可以去掉浮尘、油污,也能减少细菌,食客心里也觉得更放心些,这是对健康的在意,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其实不少其他城市的人,也有这样的习惯,生活嘛,总有人讲究些,有人随意些,汪专家自己不烫碗就别烫,为何要对他人指手画脚?

广东人“啷碗”早已是融入日常饮食生活的习俗,大家都习以为常且乐在其中,也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为外地游客津津乐道,“爱一个人就为她啷碗”也是早就出圈的热梗。当一种习俗被广泛接受,代代传承,深刻融入生活肌理,便承载了一种独特的仪式感,成为地域文化基因的一部分,老百姓喜闻乐见,又哪里轮得到某些专家高高在上,指点江山?

将一地流传已久的习俗斥为“恶心”?这样做,对他人毫无尊重,对文化缺乏敬畏,显得傲慢无礼。

专家本应是某一领域的权威,肩负着传播知识、答疑解惑、引导公众的重任。既然有个专家、教授的头衔,在普通人眼里就是“文化人”,就该说些有见地、有深度的话。

汪专家的个人资料显示,他曾任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但是这个成立于2005年的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早在2013年7月就被北大清理整顿,并于2015年正式撤销。他现任中国精细化管理研究所所长,这个机构看上去像是“国字头”的单位,事实上在民政部或事业单位登记平台并无备案信息,同名的“中國精細化管理研究所有限公司”为香港私人企业,成立于2014年,2024年4月已撤销注册,与内地官方科研机构无隶属关系。目前,也未有明确资料显示,他在内地高校任教授职,所以,那些闪耀的“专家”头衔,是何来头,含金量几何,倒是很值得深究一番。

汪专家此前也曾多次发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言论,以引发舆论波澜。广东的朋友们不妨多个心眼,无需为无稽之言着急上火,别被炒作给忽悠了。要是大家因为这种荒唐之言,去给他贡献眼球和流量,恐怕还正中下怀。

而对于那些不值一驳的碰瓷言论,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不理会,他犯他的恶心,咱烫咱的碗。老广名言说得好:饮啖茶,食个包,唔好成日扮代表。

清风拂山岗,明月过大江,这就是最有烟火气的文化自信。

来源:极目新闻 编辑:丁丰林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豫视频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豫视频的观点和立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