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冒酷暑带“捶丸”进乡村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朱长振
盛夏时节,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带着一项古老而有趣的运动——“捶丸”,走进汝官窑遗址所在的宝丰县大营镇,为当地群众和学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体验。
据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中华文脉传承团团长柳明坤介绍,此次活动共有24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者们首先向村民们详细讲解了“捶丸”的历史渊源。
捶丸又称“中国古代高尔夫”,是以杖击球入穴的体育运动,其比赛器具、规则与高尔夫球惊人相似,却比高尔夫球早出现 400 多年。而平顶山地区,正是古代捶丸的主要发源地。
去年7月巴黎奥运会期间,该院梅国建、曲晓波两位老师曾带领“捶丸”项目走进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通过展演和志愿者培训,让这项古老的中国运动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大河报・豫视频此前已多次报道)。
随后,志愿者们现场示范了“捶丸”球杆的握法和发力技巧,还组织村民和孩子们分组开展推杆竞技,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
宝丰县大营镇党委书记李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大学生志愿者带来的“捶丸”互动活动,让群众零距离感受到了传统体育的活力,也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文化传承意识。下一步,大营镇将继续与高校等专业机构合作,推动传统文化在乡村教育和生活中创新发展,让更多传统文化在乡村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