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里的 “走心家访”!信阳师范大学辅导员为学子“精准赋能”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牛洁 实习生 张湄熙

中小学教师家访比较常见,你听说过大学教师家访吗?

加强家校沟通与协同,了解家庭困难学生真实需求,送去温暖与支持……近日,信阳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辅导员王艳丽、费泽丹、魏然,组成家访小组,冒着酷暑,通过“走心”的联合家访,用真诚与关怀为学子的成长之路提供了满满的底气与能量。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访就是打通家校共育的‘最后一公里’。”老师们说。出发前,三位老师共同梳理学生情况,定制了“家访方案”。王艳丽负责政策解读,费泽丹专攻学业指导,魏然提供心理疏导。

2024级学生吴楠(化名),家住信阳市浉河区,母亲经营一家早餐店,每天凌晨3点备餐,为了不影响吴楠备考英语四级考试,母亲不让女儿帮忙。为此,吴楠心里感觉过意不去。

“大姐,你看你培养的孩子这么优秀,可以适当让孩子帮帮忙,不然孩子会有愧疚感的。”三位老师一边和母亲沟通,一边传授吴楠一些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通过此次家访,母女二人更加了解彼此的想法,吴楠也表示,心里压力小了很多,学习起来更能“轻装上阵”了。

随后,三位老师还来到了2022级法学专业学生甘蕊(化名)家中,甘蕊正在备考公务员考试和法考,因家庭条件一般,她不忍心报补习班,每天学习到半夜。为此,父亲非常心疼,甘蕊也有些焦虑。

三位老师给甘蕊传授了一些学习方法和备考技巧,她感觉非常实用,“谢谢老师,我对自己更有信心了!”甘蕊说。

家访结束后,三位老师连夜整理“成长护航档案”,并在笔记本中写道:“吴楠需跟进四级模考,甘蕊需推荐真题讲解课程。”

除了线下走访,三位老师还通过视频电话的形式进行了“线上家访”。此外,还建立了“家校联系群”,定期推送心理调适方法和学业指导视频。此次家访,拉近了学生与学院的距离,为困难学生送去了温暖,也为学院日后的学生工作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

“家访不仅是脚步的抵达,更是心灵的常驻。”费泽丹说,三人计划将家访对象扩展到学业困难、心理敏感等更多群体,让教育关怀覆盖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郭莉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