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河南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那些“领头雁”“排头兵”——何全中:术研双精 深耕妇产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波 通讯员 黄达 巩慧祯
编者按
在河南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有这样一批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他们是学科建设的“领头雁”,不断推进各项医疗技术再上新台阶;他们是治病救人的“排头兵”,以过硬的医疗技术赢得患者的赞誉。他们时刻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医者使命,始终在医学领域深耕。大河报·豫视频特推出“医路专注”专栏,共同回顾医者们的从医之路,感受他们终身专注做好一件事的精神,和对国家、对百姓、对医学事业最深沉的爱。
在河南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妇产科,有这样一位医者:他手持柳叶刀,在生死边缘书写生命奇迹;他站定三尺讲台,用言传身教培育杏林新苗;他深耕实验室,以科研创新推动医学进步。从医20余载,妇产科主任何全中以“医、教、研”三驾马车为引擎,在守护女性健康的道路上笃定前行,成为患者信赖的“生命摆渡人”。
急危救治 筑牢生命防线
面对急危重症,何全中总能带领团队沉着应对,用专业与协作架起生命桥梁。2020年5月20日早7时,一通来自获嘉县基层医院的急诊电话划破宁静。一位宫外孕的患者病情危急,需立即救治。何全中接到通知后立即启动院内绿色通道,安排医生优先接诊,术前准备同步推进,待确定检查结果后立即手术。打开腹腔时,输卵管仍然在出血,腹腔全是积血块。凭借科室的默契配合与争分夺秒的抢救,历时一个多小时的手术终让患者转危为安。
2023年春节前夕,类似的紧急救援再次上演。一位孕37周的准妈妈突发急性肺动脉栓塞,危在旦夕。医院立即启动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应急预案,多学科默契合作抢救,顺利将母儿从生死线上拉回,十余天后,产妇与新生儿相继平安出院,这例罕见的孕晚期合并肺栓塞病例的成功救治,再次彰显了团队的硬实力。
“肺栓塞是妊娠期危及母胎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率为0.09%~0.70%,一旦发生,致死率极高,是我国非产科因素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何全中解释道。而这类抢救的成功,关键在于团队对急症难症的极速反应与精准处置。
“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分钟响应,患者就能多一分生机”,这句他常挂在嘴边话,早已成为团队刻在骨子里的行动准则。
攻克难题 守护患者安康
何全中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作医疗质量的生命线,在产科与妇科领域持续突破。
在产科领域,何全中带领团队打造“产钳技术+复发流产诊疗”双引擎,用精准医疗守护母婴安全。2019年,他率先开展改良产钳助产技术,通过优化器械角度与操作力度,将高危妊娠剖宫产率降低15%,新生儿窒息率从3.2%降至1.1%,让很多孕妇免于“一刀之痛”。
针对复发流产这一医学难题,他整合多学科资源创建专病门诊,构建“筛查-保胎-追踪”全流程管理体系,临床妊娠率达54%,成功助孕200余例健康婴儿,成为患者的“希望灯塔”。32岁的张女士经历3次胎停后,经何全中团队排查出抗磷脂综合征合并子宫纵隔,通过免疫调节联合宫腔镜手术,最终顺利分娩健康男婴,她感慨:“是何全中主任让我圆了当妈妈的梦!”
在妇科微创领域,团队的技术创新同样亮眼。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通过脐部单一切口完成手术,将术后疼痛评分降低40%,住院时间缩短至3天;卵巢肿瘤热灌注治疗使患者复发率从65%降至42%;腹腔镜骶棘韧带悬吊术则以5%的超低复发率,为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重塑生活质量。
曾有一名16岁患者盆腔内发现巨大囊肿,在妈妈的带领下辗转来到医院。何全中团队诊断后,决定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术后3天病人便顺利出院,患者妈妈拉着何全中主任的手再三感谢。这些创新技术不仅让患者收获健康,更推动科室微创水平跻身省内前列。
教泽深耕 培育医学新人
“作为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治病救人是本分,培养下一代医者更是责任。”何全中带领团队在教学领域深耕不辍,指导学生拿下华中区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一等奖,示教的“教学查房”在学校临床专业教学认证中获教育部专家高度认可。
“何主任带教查房时,从检查手法的轻重到与患者沟通的语气,每个细节都手把手示范,生怕我们学不透。”2018级研究生的回忆,道出了他对教学的严谨。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何全中多次获评“新乡医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优秀指导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团队也先后荣获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院级“优秀教研室”等称号。“何老师教我们的不只是看病的技术,更让我们懂得做医生要带着一颗同理心。”学生们的评价,正是对他教学理念最生动的诠释。
这份关怀同样流淌在科室日常里。到了节假日,何全中常常放弃休息的机会,守在手术室为准妈妈们一起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同事家中有事,何全中总是像“大家长”一样嘘寒问暖,亲自调班,帮助有困难的同事……这些细节,让科室像家一样温暖,何全中说“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群人用专业和温暖守护生命。”
求知不怠 探索前沿科技
在科研探索之路上,何全中以精准的方向把控引领团队奋勇前行,锚定 “妊娠合并代谢性疾病”“子宫内膜修复分子机制研究” 两大关键领域深耕。目前主持在研课题 5 项,发表学术论文 41 篇(总影响因子累计超 40 分),获实用新型专利 5 项,以科研创新驱动临床诊疗能力跃升。科室不仅获批河南省重点(培育)专科,也获得医院“文明科室”、“优秀临床科室”的荣誉,更孕育出共同学习、携手进步的良性发展生态。
未来,团队将重点攻关“人工智能辅助产科风险评估系统”和“干细胞与生殖功能修复临床研究”,推动临床与科技深度融合。
从手术室的无影灯到办公室里的台灯,从学生的成长足迹到患者的康复笑容,何全中以精勤不倦的治学态度与大医精诚的职业精神,践行着“守护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的庄严承诺。正如其常言:“医学进步没有终点,我们永远在攀登的路上。”这份对专业的极致追求,正是新时代医者最美的注脚。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大河报豫视频新乡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