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河南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那些“领头雁”“排头兵”——郭新玲:精研麻醉 仁心护患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波 通讯员 黄达 巩慧祯

编者按

在河南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有这样一批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他们是学科建设的“领头雁”,不断推进各项医疗技术再上新台阶;他们是治病救人的“排头兵”,以过硬的医疗技术赢得患者的赞誉。他们时刻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医者使命,始终在医学领域深耕。大河报·豫视频特推出“医路专注”专栏,共同回顾医者们的从医之路,感受他们终身专注做好一件事的精神,和对国家、对百姓、对医学事业最深沉的爱。

河南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主任郭新玲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擅长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困难气道管理、椎管内麻醉、靶控输注全身麻醉等技术,在她的带领下,科室年麻醉例数达1万余例,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超2000例,此外开展了高龄患者麻醉、小儿麻醉、骨科麻醉、心胸外科麻醉、高危产科麻醉等亚专科技术也是科室特色。

告别术后疼痛 轻松迎接新生命

今年3月,李女士因前置胎盘来医院就诊,择期在椎管内麻醉下实施剖宫产术,术后实施TAP阻滞麻醉技术,与静脉镇痛泵联合使用,实现“多模式镇痛”,术后随访时,李女士说道:“术后完全没想到会这么轻松!能自己翻身、抱宝宝,伤口几乎感觉不到疼痛。”

“TAP阻滞麻醉”(腹横肌平面阻滞)通过超声精准定位,将局麻药注入神经周围区域,有效阻断疼痛信号传递,让剖宫产患者术后6-12小时显著减轻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安全舒适更放心,此技术优势明显,超声可视化操作,药物直达目标神经,效果更持久;快速康复,减轻疼痛干扰,帮助“妈妈”尽早下床活动,降低血栓风险;哺乳友好,减少全身性镇痛药物使用,减少药物对宝宝的影响。

多学科协作 突破技术挑战

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是集临床麻醉、疼痛治疗、急救复苏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麻醉医师团队技术精湛、经验丰富。

今年国庆节,一名患者因农田农机齿轮碾轧致胸腹部开放性损伤、失血性休克,生命垂危,转诊至医院。郭新玲接讯后立即到院,带领科室团队制定围术期麻醉及抢救计划。患者入手术室后,团队即刻监测并维持其生命体征。患者胸腹部有大面积不规则撕脱伤,左前胸壁组织缺损、肺与心包外露,腹部肠管外露,还伴四肢挫伤。团队有序开展麻醉、补液、动脉穿刺监测血气、输血,精准用药快速诱导麻醉,保障生命体征平稳,为外科手术护航。最终,经外科多学科与麻醉团队7个多小时协作,患者成功转危为安。

困难气道是麻醉医生面临的重要挑战,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缺氧、脑损伤甚至死亡,而高效的麻醉团队协作可显著降低相关并发症。困难气道麻醉团队通过技术创新、设备优化,推广可视化技术(视频喉镜、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超声引导定位,制定困难气道管理流程,设立困难气道急救车(可视喉镜、喉罩、环甲膜切开包等),与ICU(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等专业科室多学科会诊,显著提升患者安全与临床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教研相长 培育医学新人

郭新玲在麻醉教学岗位上坚守了二十余年,培育出了多名杰出的麻醉医师,她常说:“一台手术只能救一个人,而培养一批优秀的麻醉医生,能守护千万个生命”。

这是她最朴实的想法,她承担了河南医药大学本科、研究生和留学生的教学、麻醉实习生带教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麻醉学科的轮转带教等工作。每周一次的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要从病例中学习,麻醉不容试错,二十年如一日,她秉承初心、言传身教,在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她依然坚信:“麻醉医生培养急不得——因为我们要托起的,是别人最珍贵的生命。”

精进技术 丰富治疗工具

科室积极投身于多学科会诊(MDT)工作,参与超过13个病种的会诊,年会诊量超过900例,每一台手术,科室都精心制定量身定制的麻醉方案,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安全无忧。她提出的“精准麻醉+协同诊疗=更安全的手术麻醉解决方案”理念,为疑难危重患者构筑起坚固的生命防线,也让科室在多学科协作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获得了患者和同行的高度赞誉。

新玲深知,一个优秀的科室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她前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进修学习,不断汲取前沿知识。学成归来,开展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等多项新技术,填补了医院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多次选派科室骨干前往全国麻醉排名前十的各大医院进修学习,带动整个团队技术水平的提升。近几年,她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河南省卫计委医学科技攻关项目一项,参与河南省卫计委医学科技公关项目三项。

科室积极响应河南省卫健委援外医疗的号召,委派多名优秀医师前往非洲完成援助任务。这些医师带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无私的爱心,跨越千山万水,克服语言障碍、生活不便等诸多困难,用精湛的医术和温暖的关怀,为非洲人民送去健康和希望,赢得了当地患者的信任和尊重,展现出医院医务工作者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为增进中非友谊贡献了力量。

郭新玲以突出领导才能、强烈的学习意识和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带领麻醉科室在医疗领域不断前行。她的事迹激励着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在守护生命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大河报豫视频新乡编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