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牛顿”、玩转神奇实验!郑大物理学院科普开放日吸引4 万人次打卡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牛洁 通讯员 陈春晓 张柠

和“牛顿”比一比谁更懂力学,与“爱因斯坦”讨论一下相对论……11月1日,郑州大学物理学院的科普开放日现场,宛如一个大型“科学游乐园”。
11月1日,由郑州大学物理学院、中原之光实验室主办,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九三学社河南省委科技委员会、九三学社郑州大学委员会协办的第九届科普开放日活动成功举办。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郝立新,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副部长王力,郑州大学副校长单崇新出席开幕式。
本届科普开放日活动以“探讨科学创新,领略物理之美”为主题,深度融合科研资源与科普实践,聚焦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与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开展科普报告、科普作品展示和特色科普项目等一系列活动,线上线下累计吸引参与公众近4万人次。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海宁研究员、浙江大学物理学院景俊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黄元教授、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戴树玺教授四位专家开展科普报告。四位专家依次带来《穿越130亿年的星际旅行》《你应该知道的量子世界》《从勾股定理到生命起源的科学交响曲》《用纳米积木搭建彩虹,量子点为世界添彩》四场科普报告。报告通过中国物理学会抖音平台和蔻享学术平台进行全程直播,报告内容精彩纷呈,有趣的切入视角引发了公众的兴趣,将深奥的科学知识以丰富的形式进行展示,便于公众的理解和接受,引发线上线下观众热烈反响。



本届科普开放日集中展示了50余件学院师生共同打造的科研作品,这些作品是物理学院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应用的全链条创新成果,涵盖基础研究、科普实验、材料科学、工程应用、集成电路等领域。公众在“金刚石基辐射探测器”“定向扬声器”“AI遇上荧光测温”“拆弹专家——城市地下沼气安全检测技术革新者”“核燃料棒富集度均匀性检测仪”“数字助理人”“伽马射线探测器的研究及进展”等科研实物和科研装置展示中,“零距离”了解科技前沿,领略物理魅力。




除了精美的科技作品,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挑战科学家”“基地奇妙游”“物理知识头脑风暴”“动手实践工坊”等特色科普项目。和“牛顿”“爱因斯坦”一决高下,在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学习,从智慧树上摘下“智果”写出答案,自己动手操作示波器、激光琴、电磁炮、辉光球等实验仪器……在沉浸式体验中探索物理之美,畅游知识海洋。


现场参与公众纷纷为本次活动点赞,他们表示本届开放日活动形式新颖,内容充实,不仅深切感受到了科学的独特魅力,也领悟了科学研究的严谨与艰辛,是一次难得的探索体验。现场的中小学生也表示很受鼓舞,未来在学习上要继续追求真理、勇攀高峰,争取能够成为大科学家,为国家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接下来,郑州大学物理学院将积极响应国家“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化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的号召,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将科普实践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打造“大思政”育人的生动课堂,实现科普与育人的同频共振。同时,着力促进科研成果产出与转化,形成“科研与科普双向奔赴”的良性循环,推动学院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添砖加瓦,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郭莉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