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破 “高龄禁区” 河南医药大学三附院成功救治 91 岁髋骨骨折老人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亚林
“一开始压根不敢想,91岁的老人骨折还能做手术,更没想到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走路!”11月8日,新乡市民张先生专程联系记者,激动地分享了母亲骨折后的救治经历。这场原本让全家陷入纠结的高龄骨折,在河南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二科(前身为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的微创手术治疗下,竟迎来了意想不到的康复转机。

张先生告诉记者,母亲今年91岁,前段时间在家中不慎摔倒,送医后确诊为左侧髋骨骨折。“老人年纪大了,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全家第一反应就是保守治疗。”张先生坦言,身边不少人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高龄老人骨折后卧床休养是常态,家人甚至做好了长期照料的准备,“就怕手术风险太大,老人扛不住”。
然而,河南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二科医生的一番话让全家改变了想法。“医生说,老年人骨折后长期卧床一周骨钙丢失量相当于正常一年的流失量,还容易引发坠积肺炎、静脉血栓这些致命并发症,风险比手术还高。”张先生回忆,医院骨二科主任邵锋团队详细评估了母亲的身体状况,告知他们如今有针对高龄患者的微创手术方案,创伤小、恢复快,还了解到曾为100多岁老人成功手术的案例,让家属吃下“定心丸”。

最终,家属同意手术。为保障安全,医院提前组织心内科、内分泌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精准调控老人的血压、血糖,麻醉科专家全程护航。手术采用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系统(PFBN)微创技术,仅通过几个小切口就完成了骨折固定,全程耗时1小时便顺利结束。
“术后第二天,护士就来指导老人下床活动,我们扶着她慢慢走到护士站,当时全家都特别惊喜!”张先生说,母亲恢复得很快,如今已经能在家人搀扶下在病房内短距离行走,精神状态也一天比一天好。“以前总觉得高龄老人手术风险高,现在才知道,选对治疗方案有多重要。”他感慨道,医护人员不仅技术专业,还耐心解答家属的各种疑问,日常照料也格外细心,“翻身、指导康复锻炼都很周到,让我们特别放心”。
据老人的主治医生马潇介绍,老年髋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传统保守治疗容易让老人丧失活动能力。医院倡导“早期干预、快速康复”理念,通过微创手术与多学科协作,已帮助众多高龄患者重获生活质量。“只要没有绝对禁忌症,高龄不是手术的禁区。”医生提醒,老年人骨质疏松高发,日常需做好防护,若发生骨折,应及时就医评估,切勿盲目选择保守治疗。
目前,老人恢复状况良好,预计3个月后骨痂愈合即可脱离拐杖正常活动。张先生说,之所以联系记者,就是想把这段经历分享出去,让更多有类似情况的家庭知道,高龄老人骨折并非只能卧床,科学的治疗方案能带来不一样的康复可能。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曲歌